中新網4月3日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新作《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近日已由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全書共分上下兩編,分別從“全球治理”和“中國與全球治理”兩個方面進行闡發,內容涉及“中國夢”與全球治理理念,“一帶一路”與周邊區域治理等熱點話題。外交部前部長李肇星、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袁明作推薦序。 人民大學出版社授權中新網刊載部分文章以饗讀者,中新網特別刊發李肇星和袁明所作推薦序《好好發展自己,好好參與治理全球》和《為中國為人類》,以供讀者概覽該書全貌。 推薦序一:好好發展自己,好好參與治理全球 李肇星 午夜后讀此書到凌晨三點半,我想到,人、國家、世界都是歷史的、具體的,其昨天、今天、明天有機相連,什么事都非偶然。 本書作者何亞非(出生于開“亞非會議”那年)在非洲和外交部非洲司工作多年,理解非洲國家獨立的艱辛和光榮。1994年任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參贊,分管安理會事務,曾反復研讀《聯合國憲章》。1999年前后,他任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和公使,曾協助我多次就臺灣問題以及美野蠻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同美方交涉。在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大使和副外長任上,他繼續懷著對和平與正義的熱愛活躍在雙邊和多邊外交舞臺上。 令我驚喜的是,他出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后,又刻苦研究金融、經濟、糧、水、能源、環境、氣候、移民等課題,探討在不該有什么“世界警察”、“世界政府”、“世界老大老二”的情況下如何改善全球治理。 作者信仰共產主義。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說,共產主義的內涵包括“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共產主義社會是分階段的,高級階段是一個長期目標。作者腳踏實地,所提全球治理目標既考慮了歷史的進步,也不忘其沉重負擔;既考慮了全球化、多極化、信息化等變化,也對國際政治、經濟、金融、輿論秩序都不太合理心中有數,倡導以史為鑒,放眼未來,凝聚各方正能量,時時提防少數人挑撥離間,努力務實創新,爭取在國家主權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合作共贏等原則基礎上讓全球秩序對普通老百姓稍好一點,對地球生態稍好一點。習近平說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體會,這一點在內政、外交上是相通的。 本書提出和收集的點子涉及廣泛,要害是各國都要愛和平、講公道、干好事。作者結合自己的經歷,以走和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為例,詮釋了這一簡明純樸的主張。如果各國,特別是大國,都踐行這一理念,天下肯定不會像今天這么亂,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收入肯定不會這么低,各國人民肯定會更團結快樂,地球肯定會更適宜于人類居住。 國際組織、政府機構和人一樣,應該像馬克思的老鄉歌德所寫的那樣“永不滿足”(見《浮士德》),更要像毛澤東的部下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那樣從自身做起,一點一滴地做,一分一寸地接近自己信仰的崇高境界。 讀這本書有利于加強人們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自覺性,有利于增強逐步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如果本書引起一些爭論,那會是它的又一項貢獻——引發共同探索和學習的興趣是好事。 我們偉大的祖國、可愛的地球面臨的困難多多,要跋涉的道路漫漫,正呼喚一代代人鍥而不舍上下求索,剛毅堅卓并肩奮進。 (作者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中國翻譯協會會長。) 推薦序二 為中國 為人類 看完《全球治理與中國的歷史選擇》書稿,不禁掩卷長思。一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沖突中心和主戰場都在歐洲,殃及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十多億人口。當時的中國人,面對內亂外患,救亡圖存都來不及,哪里能夠去想“全球治理”?百年滄海桑田,世事大變。當代中國的崛起和發展引起全世界關注,這是人類文明史中一道絢麗的亮色。 然而,世界并不太平。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政治經濟中的結構性矛盾,國際關系中深層次的文化、社會、民族、宗教等諸多問題,都一一浮出水面。人類社會里的許多古老問題,在信息發達的網絡時代,產生了許多新的變種。新老問題都撲面而來,我們如何應對?全球治理,核心是一個秩序問題。中國人應當貢獻什么樣的經驗、智慧、氣度與擔當? 本書作者何亞非同志,是我相識多年的朋友。他視野開闊,業務精湛。我曾經在他的外交部辦公室中,見過厚厚一本《英漢大辭典》,紙邊都翻舊了。我也在一些國際活動現場,聽他用準確熟練的英語向公眾傳達著很到位和生動的中國信息。2010年,亞非同志被任命為中國常駐日內瓦聯合國機構的大使。他赴任前,我借古詩“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為他壯行。因為歐洲這個地方不簡單,今天我們看到的“全球化”中許多精神與物質現象,都是從那里的歷史深處走出來的。在學術界,有“學貫中西”一詞來表述某位學者學識的廣博,其實在我的朋友圈中,有許多長年從事外事工作的同志,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見識和智慧,何止“貫穿中西”? 當前國內外不少有識之士,都在思考關于世界秩序的大問題。亞非同志這本著作,應時而生,正當其時。他親身經歷過G-20的創立,參加過多邊和雙邊的許多重要國際談判,結識過當代國際戰略圈內許多重量級的人物,做過很多關于國際政治經濟問題的深入調研?,F在,他把這些故事寫出來,并放到“全球治理”這個更大的時代框架里加以歸類和分析,讓我欽佩。 全球治理是一篇大文章?!叭蛑卫砗椭袊臍v史選擇”發出的是一個中國人的理性思考。我期待亞非同志不僅向中國讀者介紹,也能用自己精湛的英文向世界上更多的人群介紹。世界需要中國聲音。為中國,為人類。 袁 明 2014年國慶節 |
相關閱讀:
- [ 03-27]李肇星:中醫把外國總統治好了 兩國關系也穩固了
- [ 03-27]李肇星談“中醫外交”:多位總統向我表示感謝
- [ 02-13]李肇星在研討會上發表演講:海納百川 乘風破浪
- [ 02-13]李肇星盛贊泉州人很幸福 劉奇葆談"一帶一路":沿線國有望分享中國紅利
- [ 02-13]李肇星妙語論"海絲":"一帶一路"是亞洲騰飛的兩只翅膀
- [ 02-12]李肇星以泉州為題三問媒體 盛贊泉州人很幸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