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伊核談判取得突破 解決問題不靠“硬碰硬”
2015-04-03 15:10:00??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何以達成 曾幾何時,在伊核問題談判中各方連討論的議題都無法達成一致,出現過在談判中各說各話的尷尬局面。那么,為何這次談判能夠取得預期成果?分析人士認為,這有多方面因素。 首先,推動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要大國共同推動通過談判解決這一問題。 在伊核問題上,中國從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促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出發,歷來主張通過外交努力、以談判方式和平解決問題,認為只要有關各方顯示出靈活姿態,展示外交智慧,伊核問題就可以擺脫不斷升級的惡性循環,走上談判解決的正確軌道。 實踐證明,中方勸和促談的立場為伊核問題取得今天的成果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對話和會談最終成為伊核談判各方的共識和方向。 其次,伊朗和西方國家都面臨解決伊核問題的緊迫性。 多年來,由于伊朗核問題久拖不決,西方無法擺脫對伊朗“可能會擁有核武”的擔憂,同時也不想因此問題被迫再陷入一場戰爭。對伊朗的長期制裁也沒有解決問題。因此,談判成為現實的選擇。 在伊朗方面,連年的制裁造成該國石油收入大幅下降,每年損失數百億美元。許多伊朗民眾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嚴重沖擊,當地貨幣大幅貶值,失業率居高不下。 對國際社會來說,扼守世界交通要道霍爾木茲海峽的伊朗一旦因核問題爆發新的軍事沖突,必將使全球經濟重回嚴冬。 |
相關閱讀:
- [ 04-03]以總理不滿伊核框架協議 稱“威脅到以色列生存”
- [ 04-03]伊核談判各方達成框架性解決方案
- [ 04-03]伊朗外長稱伊核談判已達成框架性解決方案
- [ 04-02]伊朗代表稱伊核談判取得很大進展:日出已臨近
- [ 04-02]多國緊盯伊核談判 伊朗若擁核阿拉伯也將謀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