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歷史 永遠的記憶——中國人民抗戰勝利七十周年英烈祭
2015-04-04 13:45:58??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陳暉 |
分享到:
|
97歲的抗戰老兵賈善明(右一)在北京昌平南口鎮羊臺子村,向當年犧牲并長眠于此的營長余恩濤的墓碑敬禮(2014年8月8日攝)。賈善明來自河南省通許縣城關鎮東水沃村。1937年8月8日,南口戰役打響,賈善明所屬的國民革命軍21師奉命增援南口。1937年8月,中國第7集團軍在北京南口地區抵抗日軍進攻,延緩了日本侵華進程。新華社記者羅曉光 攝 戰友 額頭寬闊,雙唇緊抿,眼神英武…… 在四川省檔案局檔案資料中,有一組極為珍貴的黑白照片,靜靜地躺在特藏室中。照片中人名叫格里戈利·庫里申科,前蘇聯空軍上校,1937年受前蘇聯政府委派到中國援助抗戰,任蘇聯空軍志愿隊轟炸機大隊長,兩年后血灑長空時,只有36歲。 庫里申科1940年葬于四川萬縣市郊區太白巖,1958年7月1日,浩浩蕩蕩的送葬隊伍護送庫里申科的靈柩,遷葬至西山公園新墓園,白色墓墻正面鐫刻著“中蘇兩國人民以鮮血凝成的友誼萬歲”。整個墓園與巍峨的山巒渾然一體,表達了中國人民對國際戰友的思念之情。 四川省檔案局的珍貴照片,留下了感人一幕:1958年10月8日下午,專程來華的庫里申科遺孀和女兒,含淚站在親人墓前。她們欣慰的是,中國政府和人民把庫里申科的陵墓修建得這樣好。 英雄的故事還在繼續:當地一對母子,雖與英雄從未謀面,卻在陪英雄度過了54個春秋:從1959年到1977年,母親譚忠惠,一直為庫里申科守墓。她退休之后,又把守墓的工作交給了兒子魏映祥,這一守,又是30多年。2011年,魏映祥還與庫里申科的外孫謝爾蓋視頻連線對話。這份情誼,一直延續至今。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在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抗戰進程中,蘇聯、美國、英國等反法西斯盟國為中國人民提供了寶貴的人力物力支持。從白求恩、柯棣華到拉貝,從前蘇聯空軍到美國飛虎隊……中國人民永遠銘記。 在二戰中國戰區,曾經有不少外國軍人和中國軍人一道抗擊日本侵略,而被稱為“飛虎隊”的美國援華志愿航空隊最為著名。 日軍對援華飛行員恨之入骨。在建川博物館,陳列著抗戰期間美軍希爾少校捐獻的文物,其中有一起毛骨悚然的日軍虐殺美軍飛行員事件—— 1944年12月16日,日軍在湖北應城俘獲三名剛執行完轟炸東京任務的美軍飛行員,嚴刑逼供后,日軍讓遍體鱗傷的美軍飛行員僅穿內衣冒著寒風在漢口城區游街示眾4英里。翌日,日軍將他們押至火葬場,又折磨了半個多小時,將他們推進焚尸爐,包括一名當時還活著的美軍飛行員。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時至今日,記者在不少地方都聽到了中國軍民冒死營救美軍飛行員的真實故事。1944年8月20日,蘇北,新四軍獨立團以犧牲戰士4人的代價,營救了5名美軍飛行員…… 清明前夕,美國飛虎隊桂林遺址公園在廣西桂林臨桂新區正式開園,一直為此努力的美國飛虎隊歷史委員會副總裁馬寬池說:“飛虎隊見證了中美友好歷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至今難以忘懷。希望中美兩國的青少年,更多了解這段歷史。” |
相關閱讀:
- [ 03-26]中國人民大學:連續八天春假引發各界紛紛點贊
- [ 03-25]中國人民大學放八天“春假” 師生們曬“幸福感”
- [ 03-22]第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舉行
- [ 03-02]中國人民大學恢復自主招生 邀請第三方參與選拔監督
- [ 02-18]潘基文用中文祝中國人民和全球華人“羊年快樂”
- [ 02-27]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中國推動世界治理思想變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