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空襲摧毀數座房屋,一名胡塞武裝成員在瓦礫中尋找幸存者。 3月26日凌晨以來,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爾等國對也門胡塞武裝組織控制的地區發動了數輪代號為“果斷風暴”的空襲行動,并正在組建聯合部隊對也門局勢進行軍事干預。 然而,被外界認為與胡塞武裝組織有著密切關系的伊朗,卻一直按兵不動。除了發表聲明和談話譴責沙特的“極端行動”外,未見任何軍事準備和行動。分析人士認為,伊朗之所以按兵不動,至少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名不正、言不順。伊朗不是阿拉伯國家,更不是阿盟成員。況且,國際公認,胡塞武裝僅僅是主權國家的一個反叛武裝組織。嚴格地說,目前的胡塞問題是也門的內政問題。胡塞武裝雖與伊朗有著教派和教義的聯系,但伊朗要進行軍事干預,還是感到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第二,擔心引爆地區戰爭。目前的也門戰事,雖因沙特和部分阿拉伯國家的介入而顯復雜,但基本上還是一場阿拉伯國家內部的局部沖突。可以預見,一旦伊朗參與進來,至少會演變成一場中東混戰,甚至有可能擴大成一場伊斯蘭遜尼派和什葉派的教派戰爭。屆時,如追究發生原因,伊朗可能要承擔更多責任。況且,中東如能保持一個穩定的環境,對于目前正在謀求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伊朗來說,更為重要。 第三,憂慮干擾伊核談判。目前,伊朗政府的主要精力,正用于和伊核問題六國的談判,計劃今年6月30日之前簽署全面協議。伊朗對于這項核協議,抱有極大的期待。成敗與否,事關伊朗今后幾十年的前途和命運。伊朗絕不愿這次核談因任何意外干擾而以失敗告終。 正因為如此,面對沙特的強勢介入,伊朗才沒有發力。分析人士認為,沙特牽頭的軍事干預,或許能削弱胡塞武裝的軍事實力,但不能將其消滅,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也門危機,只有通過各方真誠談判的政治解決,才是化解危機之道。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繼贊) |
相關閱讀:
- [ 04-03]國際|沙特聯軍封鎖也門 民間武裝占領總統府 中國協助撤離10國在也門公民
- [ 04-02]沙特及盟軍地面部隊暫不進入也門 已作好參戰準備
- [ 03-29]也門總統已前往沙特阿拉伯 暫時不返回也門
- [ 03-27]美表示也門危機不影響伊朗核談 沙特不排除造核彈牽制伊的可能
- [ 03-26]也門局勢持續緊張 沙特、埃及等國考慮介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