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敘利亞政府軍持續轟炸大馬士革東部被反對派占領的地區。
過去一周,敘利亞政府軍在多條戰線連吃敗仗,先是丟失西北部伊德利卜省首府,接著被極端反對派武裝奪去西南部連接約旦的唯一口岸,甚至被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第一次打到了首都大馬士革的郊區,距市中心僅8公里。
前線戰事
基地分支攻占敘約邊界口岸IS距大馬士革市中心8公里
繼上周攻占德拉省古鎮布斯拉沙姆后,反對派武裝4月1日晚又奪取了敘約邊界的納西卜口岸。反對派武裝在敘南部的高級指揮官薩比爾·薩法爾告訴路透社記者,這兩場勝仗切斷了政府軍向省會德拉的補給線,接下來,他們要“解放”德拉市。
敘政府2日宣布關閉納西卜口岸,“一切通行均屬非法”,間接證實口岸失守。
就在幾天前、即3月28日,“基地”組織在敘分支“支持陣線”經過激烈巷戰奪取了伊德利卜。后者成為敘利亞內戰持續4年多來第二座失陷的省會城市。占據敘利亞和伊拉克大片土地的“伊斯蘭國”先前宣布“定都”敘東北部拉卡省首府拉卡。
占領伊德利卜后,“支持陣線”鞏固了其控制下與土耳其接壤的一大塊區域。
敘政府軍南北兩線失利的同時,“伊斯蘭國”4月1日攻入大馬士革城郊的耶爾穆克難民營,占領大部分區域。這座占地2.1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難民營距離大馬士革市中心最近只有8公里。這是“伊斯蘭國”朝敘首都迄今最深入的一次推進。
忠于巴勒斯坦民兵組織2日發起反擊,重新控制難民營南部和西南部。但“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再度發動攻勢,又奪了回來,敘政府軍則對其進行炮擊。
敘政府2日呼吁聯合國緊急干預“伊斯蘭國”武裝對耶爾穆克難民營的進犯。
外部因素
土耳其沙特加壓力約旦改變戰略考量
相比各路反對派武裝的攻勢,令敘利亞政府感到吃緊的更是外部壓力加大。
“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主管拉米·阿卜杜勒-拉赫曼說,敘政府軍連續失利的背后,關鍵因素之一是一些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和土耳其增加對敘反對派的支持。
他說,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約旦和土耳其等地區國家已經商定,要阻止敘政府在戰場上得勢。法新社報道,敘反對派武裝最近從約旦和土耳其那里得到了新武器。“地區大國希望重新奪取主動權。”阿卜杜勒-拉赫曼說,轟炸也門胡塞武裝就是一個信號,要阻止支持什葉派的伊朗在也門、敘利亞等地擴大影響力。
路透社報道,約旦先前施加影響,不讓敘反對派武裝奪取納西卜口岸,但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約旦官員說,約旦政府最近改變了戰略考量,緣由是巴沙爾政府似乎越來越依賴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并于2月在這兩者支持下在敘南部發動攻勢。“我們不能允許伊朗到我們的后院來。”
分析
敘政府軍兵力不足
比利時智庫國際危機研究組織分析師諾亞·邦塞說,過去這一周的連續失利顯示,一個困擾敘利亞政府的難題正越來越明顯,那就是兵力不足。除“戰略核心區”外,敘利亞政府能夠控制多少地方、奪回多少地方,受到這一弱點的制約。
所謂“戰略核心區”,從大馬士革到中部霍姆斯省、哈馬省,再到敘西部沿海阿薩德家族老家所在拉塔基亞省,與黎巴嫩接壤,眼下依舊由敘政府牢牢掌控,居住著敘利亞大部分人口。
邦塞說,在德拉省、伊德利卜省這些地方,敘政府軍無法部署足夠多的部隊駐守或支援。按照一名西方外交官的說法,敘政府軍感到難以支撐時,會主動撤退,以把人員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他認為,對敘政府而言,丟失伊德利卜在戰略上不重要。
卡內基中東中心分析師耶齊德·薩伊格則說,這些失利即便不會改變戰略全局,對敘政府來說也很重要。不過,他認為,敘政府繼續保有“重要資產”,反對派仍然受到缺乏組織能力和人力的困擾,而最近戰局“真正的含義在于,雙方都受到嚴重削弱,無力在任何地方實現決定性的突破”。
溫和反對派未得勢
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明暗支持,并沒有使所謂“溫和”反對派得勢。法新社報道,在極端反對派組織、尤其是“伊斯蘭國”面前,這些世俗的反對派組織正越來越“靠邊站”。
國際危機研究組織分析師邦塞說,極端反對派“支持陣線”因組織能力和作戰指揮相對“出眾”,逐漸成為各路反對派武裝的“主心骨”,尤其在伊德利卜省。
他說,敘利亞眼下出現形成三大武裝陣營的趨勢,分別是巴沙爾政府、“伊斯蘭國”和逐漸聚集在“支持陣線”羽翼下的其他反對派組織。
路透社在一篇報道中稱,敘利亞反對派“主流”還是“非極端主義”的組織,在敘南部已經站穩腳跟。但報道承認,敘北部已經大多為極端主義武裝占據。一名美國情報官員則強調,占領伊德利卜的反對派武裝中也包含“溫和派”。
美國去年9月開始尋求通過扶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中的溫和派,一方面抗擊“伊斯蘭國”,一方面設法推翻巴沙爾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