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風起正清明 緬懷英烈寄深情
2015-04-05 10:26:5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斯人斯事 鏡明如初 又是一年清明時,逝者遠,生者念。恍然想起你離開已近百日,想起為你而寫的《身邊的焦裕祿——追記張家港趙莊村黨總支書記汪明如》(見《光明日報》3月23日頭版頭條)一文,我的眼眶再次盈滿淚水。于是,放棄回老家為父親上墳的計劃,早上六點驅車趕往趙莊村。 4月4日,河北省懷來縣新保安中學的近千名師生來到董存瑞紀念館,向“戰斗英雄”董存瑞塑像敬獻花籃,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光明日報記者趙洪波攝 在小雨中走近你的墓碑,發現墓前已鋪滿鮮花。你走了,留給趙莊百姓的,是深深的惋惜與懷念。前來祭奠的村民絡繹不絕,他們有的手捧雛菊寄托哀思,有的靜靜地在墓前三鞠躬,還有的在墓碑前磕頭跪拜。 “汪書記,你在那邊還好嗎?我來看你了。”陸積娣老人步履蹣跚,在你的墓前輕輕放下一束菊花。她說,老伴尿毒癥住院三年,你隔三差五來探望,一次又一次塞錢,夫妻倆常常感動得蒙在被窩里哭。“這世上,再沒有比汪書記更好的人了。”老人沒有打傘,絮絮叨叨在墓前站了很久,淚水夾雜著雨水,酸澀無比。 村民徐永英帶著一家老小來到墓前。徐永英是從安徽嫁到趙莊村的,丈夫是殘疾人,家中境況一直不好。2010年,拆遷搬進樓房時,因沒錢裝修,一家人只能住毛坯房,是你帶領村干部出錢出力,幫她裝修了新房。“汪書記,多虧了你,日子越來越好了,可你卻累垮了……”徐永英跪在地上擦拭著你的墓碑,訴說著哀思。 “汪書記,我又來給你匯報工作了。”村干部鄧敏毓是拿著文件袋來掃墓的,隔三差五來和你說說村里的事,已經成了她的習慣。今天,她說你生前最關注的乾宸大廈項目已經封頂了,有企業提出了購買的要求,預計今年就能簽訂合同,這將為村集體創造千萬元的利潤。她還說,你走之后,村干部立志要做好你未完成的事業,好讓你安心。 如今,趙莊村的村干部班子配齊了,新書記趙琦萍一上任,就兌現你當初的諾言:明年全村老人的福利費將變為每人每年4000元。村里的拆遷工作也順利推進,4月底,所有趙莊村民將告別平房,搬進現代化社區。村里還制定了新一年的發展目標:工業銷售收入3.6億元,利稅5500萬元,村級可用財力達1200萬元。 你是為人為官的一面明鏡,你也許從未想過,你視之為本分的工作,卻打動了那么多人。《光明日報》報道了你的感人事跡。一時間,你的名字家喻戶曉,你的故事口口相傳。3月24日,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作出批示:好的典型要及時有力總結推出,為建設新江蘇提供正能量。同日,江蘇省委副書記、蘇州市委書記石泰峰也批示:我們要大力宣傳并弘揚汪明如同志對黨忠誠、為民造福、嚴于律己的精神。 這精神和品格,是你留給后人最寶貴的財富。你的事跡已經被作為黨員干部專題教育的典型教材。3月28日上午,首場“汪明如同志先進事跡”專題學習會在楊舍鎮召開,江蘇大地掀起向你學習的熱潮。干部說要像你一樣守土有責,坦坦蕩蕩為官,傾盡一生為民,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百姓說要像你一樣,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你生長在田園身旁,爛漫著青春的榮光;你依偎在港城南方,奔放出都市的模樣……”淅淅瀝瀝的清明雨下了一天,村民為你唱響的《趙莊,你走在春天的路上》再次回蕩在耳畔。你走了,你的精神卻似一束光,照耀靈魂,這片你傾注畢生心血的故土,也從未把你忘記。 |
相關閱讀:
- [ 04-05]廈門警方舉行清明祭掃活動 緬懷公安先烈
- [ 04-05]姚貝娜追思會眾人緬懷 其眼角膜已使三人復明(圖)
- [ 04-04]緬懷先烈是感恩也是警醒
- [ 04-04]廈門各界人士昨祭掃嘉庚墓 緬懷其傾資興學的一生
- [ 04-04]為緬懷革命先烈 福州邊檢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 [ 04-04]順昌青年志愿者和學校師生“緬懷先烈祭英魂”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