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農民,文化程度不高,卻是孩子、學生、老人們的“知心大哥”;他碰見落水者毫不猶豫下水救人,生活拮據,卻一次次拒絕了相關部門給他的獎金;他說:“救人是理所應當的行為,如果救人行善與錢扯到一起,就實在沒嘛意思了。”這是58歲的李向洲淳樸的行為準則。

李向洲講述往事。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天津站
1.救起15名落水者家庭影響造就俠肝義膽
天津的北運河岸邊,有一棟白色的二層小樓,是北運河船閘控制室,也是“水中英雄”李向洲工作了近9年的地方。9年時間里,李向洲共救起15條生命,每一次驚心動魄的經歷,都是他對自己良心最踏實的安慰。
時間回溯到8年前。2007年9月的最后一個周日,河北工業大學龍舟隊的學生們正在北運河上緊張訓練。突然,其中一條龍舟發生意外側翻,船上二十多名學生全部落水。突發的狀況不但嚇壞了落水的學生,也驚呆了岸上的帶隊老師和其他同學。頓時,呼救聲、尖叫聲亂成一片。正在值班的李向洲聞聲后沖到河邊,眼前的一幕讓他震驚:有的學生在拼命往岸邊游,有的一邊呼救一邊拼命掙扎,李向洲心里著急地想,自己不是專業游泳運動員,怎么辦?但是,眼前的一切又讓他顧不上多想,連衣服都沒脫就一猛子扎下了水。

李向洲告訴記者七年前他下水救落水學生的地方。圖片來源:北方網
9月底的河水涼氣逼人,李向洲身上穿的衣服和鞋子被水流拉扯著,每游一尺都特別費勁。終于游到對岸,力氣已消耗大半的李向洲爬上那條翻得底朝天的龍舟,向學生們大喊:“誰不會游泳?”不遠處一個男孩說自己不會,李向洲急忙劃過去拉住他。學生死死拉住李向洲的手不放,李向洲一邊游一邊安慰,“你放心,我保證讓你掉不下去。”他把學生拖到岸邊,又回去繼續救其他人。就這樣,一名、兩名、三名……李向洲一連救起了六名學生。最后,落水學生全部平安上岸。當他把船劃到岸邊時,已經近乎虛脫,“在屋里都洗完了,我一看那倆小伙子凍得嘴也青了,倆眼都直了,我說行嗎,不行我給你件衣服。等他們都走了以后,我再一看自己,好嘛我的臉也青了。”
對于自己的救人行為,李向洲覺得再正常不過。李向洲是北辰區雙口鎮雙口三村的村民,叔叔伯伯都是軍人,父親也是村干部,加上村子里家家戶戶親如一家,看病、蓋房都是相互照應。這種愛黨愛國、互幫互助的環境氛圍讓他從小就下定決心,要做一名有奉獻精神的人。雷鋒、邱少云、羅盛教等人物事跡,至今他都能如數家珍:“我最喜歡的就是雷鋒,低調做人,一輩子做好事,我這人一生就樂于奉獻,你說這一世就為了享福,吃好喝好,那沒嘛意思。”按他的話說:“要不是記者過來采訪,真不覺得俺做這些有啥值得贊揚的。”
決戰“狼窩”2.救人失敗 “救人英雄”痛哭自責
2013年4月的一天夜里,睡夢中的李向洲隱約聽見有人在喊,“大半夜有呼喊聲,肯定是出事兒了!”李向洲立馬下床,先是透著窗子往外看,只見對面岸上站了三個人,路燈陰影下的河面漆黑一片,加上水壩來水,更不見河里有人。耳邊又傳來焦急的呼喊聲,李向洲趕緊穿上衣服,拿起手電筒便跑出值班室。屋外的冷風從他的衣領灌進去,讓他無比清醒。“快上來!”不好!有人落水!李向洲拿手電往水面仔細一照,發現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正在河中央掙扎。
他急忙跑到岸邊水壩旁,用手電光線指揮落水者往安全方向游,沖孩子喊道:“往這邊游,那邊危險!”然而,此時的北運河剛剛開閘放水不久,水流很急,孩子被水沖著往下走,越來越接近水中的“狼窩”。“狼窩”是上游水受到河中水壩作用,往下游沖擊形成的漩渦,人一旦卷入“狼窩”,就會被力大無窮的水流往下拉拽,很難再游上來。由于在水中掙扎多時,孩子早已沒有了力氣,只無力地說“我不行了。”眼看孩子被卷進“狼窩”,李向洲急得跳進水里,但不等他游過去,孩子就消失在了漆黑的河面上……

回憶起救人未成功的往事,李向洲忍不住淚流滿面。圖片來源:北方網
在配合警察去做筆錄,坐在公安局的椅子上的時候,李向洲感到全身疼痛,這才發現肚子、膝蓋、手肘都破了皮,右腿也扭傷了筋骨。孩子沒救成,李向洲回到值班室大哭了一場,他恨自己沒本事,孩子在水里求救的場景歷歷在目,那可是個花季孩子啊:“我也是個當爹的人,那孩子和我家娃差不多大,也是別人家的寶貝疙瘩啊……他說他不行了,他盼著我能救他,可我最終還是沒救成,就在我面前,卻只能干看著……”李向洲哽咽住了,滾燙的淚水從眼窩里涌出來,額頭和眉間的皺紋緊緊擰在一起,臉也漲得通紅。
“你不害怕嗎?”“怕呀!”“那為什么還救?”“那可是一條人命啊,還就在你面前。”當問他與死神擦肩是否害怕時,李向洲又把自己的安危放到了一邊。
3.俠客大叔也有細膩情懷救心比救人更重要
不是所有的營救都驚心動魄,長年練就的微風細雨般的開導功夫也讓李向洲成了北運河的“知心大哥”。
北運河船閘控制室所在的北洋園與河北工業大學一墻之隔,經常會有學生到河邊讀書學習,也有小情侶到河邊約會,當然吵架的情況也不少。“有次遇到一個小女生站在河邊打電話,邊哭邊說‘你不來我就跳下去!’你以為她說著玩兒呢?她可真跳啊!你看見了不去勸,稍微一猶豫,轉臉她就跳河里了。”在控制室值班的近9年時間里,李向洲可沒少遇到這樣的事兒。
因婚戀問題一時想不開的張梅,曾經來到附近跳河,李向洲發現后,很快將她救上岸。“大爺遞給我一件厚棉襖,說了句:‘愛情沒了還有親情。’”張梅說,就是這句話,讓自己想起與李大爺年齡相仿的父親,她才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

李向洲總是有意無意望向河面河堤,這是他的習慣。圖片來源:北方網
李向洲告訴記者,幾年前一個被救女孩再次跳河,看著年輕的生命消失在眼前,他深深覺得救“心”比救人更重要。每每遇到一些輕生者因為學習、戀愛、欠款等問題想不開,李向洲都承擔起“心理輔導師”的職責。“我文化不高,就是肯對人掏心窩,講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悟。”李向洲說。經過他樸實語言的開導,不少人放棄了輕生念頭,和他成了朋友。
有人說李向洲愛管閑事,但他不那么認為。“人得有顆良心,事情讓我撞見了,我就得管,不管出了事兒,我一輩子原諒不了自己。” 李向洲每月工資一千多元,用天津話講,生活沒嘛檔次,但他并沒把錢看重。下水救人后,派出所兩度讓李向洲去領見義勇為獎金,都被他回絕了。有時拗不過,他就讓警察幫他把錢捐給有需要的人。人們勸李向洲:“那錢是你應該拿的。”可他卻說:“我救人又不是為了錢,救人拿錢就沒嘛意思了。當初我救人受傷后,很多不相識的人都送來藥膏。這一份份情誼不比那獎金、酬金更貴重嗎?”
采訪過程中,李向洲總是有意無意望向河面河堤。他說,這是習慣,因為這片河水以及與河水相關的每一條生命對他來說,比一切都重要。
(根據稿件《“水中英雄”李向洲》、《人活一世,應該有點奉獻精神——北辰區救人英雄李向洲》稿件綜合,感謝中國文明網天津站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李向洲是一位農民,他文化程度不高,卻能用樸實的話救人于生死一念間;他年近花甲,卻每次都能為了救人不顧一切跳下水;他寧愿過著“沒嘛檔次”的日子,也不要一分錢獎金;他把自己的“功勞”遺忘,卻對逝去的生命始終深感自責。這位樸實的農民用一顆俠肝義膽之心,讓一條條面臨危險的生命重新燃起生的希望,讓一顆顆孤獨的心靈重拾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