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各界熱議“一帶一路”全球最大商機 促進各國繁榮
2015-04-06 11:37:29??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雯晶 周艾連 |
分享到:
|
3月28日,中國公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愿景與行動》),“一帶一路”有了綱領性文件。 在許多國外專家、學者、企業家的眼里,由中國提出的這項倡議,充滿著無比多的商業機會,將帶來“現象級”全球機遇,因而也是一項偉大而具有歷史意義的事業。 聯動激活全球商業活動 “偉大的國家應當參與偉大的事業,而‘一帶一路’計劃是真正偉大而具有歷史意義的事業。”美國前副國務卿、基辛格咨詢公司副主席羅伯特·霍馬茨這樣評價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計劃。 “‘一帶一路’計劃是歷史性的,將對整個亞洲地區乃至世界產生巨大影響。”霍馬茨說,“這是幾十年來一個國家發起的最廣泛、最全面的國際性經濟合作倡議。”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學院教授鮑泰利表示,“我認為中國有能力為全球范圍提供公共產品。而‘一帶一路’行動計劃已經為促進中亞、西亞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新視角。” 中國有句俗語,“想致富,先修路”,基礎設施是大范圍、寬領域、高效率合作的基礎。“一帶一路”主要覆蓋亞歐非三大洲,連接亞歐兩大經濟圈,域內相當一部分是基礎設施發展的薄弱地帶,基礎設施建設也自然成為“一帶一路”戰略優先領域。 “一帶一路”戰略將通過貿易和投資來促進資本向沿線區域流動,而聯動激活的全球商業活動更將大大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 帶來“現象級”全球機遇 “現象級”通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之非凡、無與倫比,而在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倫敦出口公司主席斯蒂芬·佩里看來,“未來30年到50年,‘一帶一路’構想或許是全球范圍內最大的商業機會。”他認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現將是一個宏偉而復雜的過程,全球公司都會發掘這個新興商業機會的活力,因此其帶來的機遇將是“現象級”的。 英國劍橋大學發展研究中心主管彼得·諾蘭教授認為,基礎設施建設將是“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核心部分,無論是陸路還是水路,參與基建項目和項目所在地區的人們將受益其中。 格魯吉亞研究亞太問題的國際問題專家阿契·卡蘭迪亞表示,3月28日中國發布的《愿景與行動》,為擴大中國與包括格魯吉亞在內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將有力推動中格兩國經貿、投資和文化往來。 埃及前駐華大使馬哈茂德·阿拉姆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構想是一個宏偉的戰略規劃,它是未來幾十年中國與亞洲、非洲和歐洲國家合作的藍圖,必將提升中國的影響力,并促進“一帶一路”范圍內各國的繁榮。 為周邊國家發展注入新動力 緬甸重量級議員埃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構想是中國惠鄰的好舉措,能夠給周邊國家帶來發展。 埃貌是緬甸聯邦議會民族院的議員和若開民族黨主席,即將應邀訪華。他說,“一帶一路”是聯通之路、貿易之路、發展之路,我們表示歡迎。埃貌表示,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對于加強四國經濟聯系,促進邊境地區發展,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俄羅斯現代發展學院財經教研室負責人馬斯列尼科夫表示,中國和俄羅斯是兩個毗鄰的大國,“一帶一路”戰略為兩國擴大基礎設施合作提供了區位優勢。俄羅斯需要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中俄兩國在遠東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也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泰國泰中羅勇工業園區總裁徐根羅認為,“一帶一路”主打開放型經濟,與相關國家構建經貿利益共同體,隨著戰略的縱深推進,有望進一步推動雙邊或多邊自貿區落地。 徐根羅說,中泰兩國貿易量在現有基礎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泰國擬與中國自貿區做好對接準備,在促進經濟體互聯互通的基礎上,降低雙邊貿易門檻,提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平,加快域內經濟一體化進程。 (本報綜合新華社電) |
相關閱讀:
- [ 04-03]亞投行提升一帶一路認同度 盤活中國周邊外交
- [ 04-01]以“和”文化引領“一帶一路”經濟戰略發展
- [ 04-01]阿聯酋政要表示愿與中方共建“一帶一路”
- [ 03-31]土耳其與中國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談經貿合作
- [ 03-30]“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 20條“干貨”
- [ 03-30]“一帶一路”料掀起國內第四次投資熱潮
- [ 03-30]“一帶一路”為中國與亞歐國家農業合作提供巨大空間
- [ 03-30]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一帶一路”基建提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