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工業聯合會主席致信千名企業家 無端指責其親近中俄
2015-04-07 08:41:17?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青木】“這應該出乎所有德國商界領袖的預料!”德國《世界報》5日報道,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烏爾里希·格里洛近日致信1000名企業和工會的代表,呼吁他們結束對中國、俄羅斯等國政府保持過多的同情和理解。 格里洛的信是上周六發出的,預計本周將陸續寄到企業代表手中。信中,他特別警告德國企業“不要同情俄羅斯”:“德國經濟界所發出的信號,即對俄羅斯經濟界的行為表示理解或將其合理化,這對于解決烏克蘭的沖突或恢復歐洲和平秩序無益。” 德國經濟界代表曾不斷質疑歐盟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的效果。格里洛認為,德國經濟界的態度會影響到德國外交政策。而且,德國企業代表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我們也必須為國際秩序的穩定盡一份力。”格里洛強調,在與俄羅斯的沖突中必須清楚表明立場,并且將“商業考量置于次要位置”。格里洛表示,若軍事手段不能作為對俄羅斯違反國際法的回應,外交手段也同樣無效,那么經濟措施便是僅存的方法。格里洛還認為,德國經濟界在與中國打交道時要持更多的保留態度。雖然他能理解人們對中國政府的效率留下深刻印象。他認為,德國企業應該支持歐盟和美國之間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TTIP)。德國經濟界需將歐洲和美國作為“安全的避風港”。信中還稱,與美國建立緊密的伙伴關系具有根本性意義。中國參與規劃國際事務的意愿日益增長,可能動搖秩序框架,而德國企業的成功正是基于此框架:自由競爭、以私營機構為優先、知識產權、維護環境和消費標準。 格里洛的信在德國《世界報》等媒體網站造成很大反響。有網友質疑格里洛的信是否代表著德國企業的態度。還有網友批評說,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的任務是與各國加強經濟合作,促進各領域交流。即使要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也不能“顧此失彼”。 德國一家汽車企業集團的高管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封信對德國和中國的經濟交流無益。德國企業是中國經濟繁榮的受益者。德國企業離不開中國市場。中國也一直在進步,越來越開放。主攻中國問題的德國專家夫羅里揚則對記者表示,作為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發這類信件,令人震驚。中德經濟已經形成共同體,誰也離不開誰。而對于與俄羅斯的緊密關系,也有助于沖突的解決。▲ |
相關閱讀:
- [ 06-14]中國代表嚴辭駁斥越南、菲律賓對華無端指責
- [ 04-24]俄稱準備與美就烏克蘭問題對話 但拒絕無端指責
- [ 02-08]外交部:美國官員憑謠言無端指責中方極不負責
- [ 02-07]外交部:美方僅憑謠言對中方無端指責極不負責任
- [ 01-16]日本無端指責中國南海漁業新規 稱擬于近期抗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