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中國經濟下季度將企穩
2015-04-11 08:50:03?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房小奇 孫靖 |
分享到:
|
隨著今年3月份經濟運行數據的陸續公布,宏觀經濟形勢成社會關注焦點。4月1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吹風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主任、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對如何看待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等話題進行了深度解讀,并回答了《經濟日報》記者提問。 有條件實現經濟增長 余斌表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的總需求回落,供給方呈現產能過剩,供給側與需求側之間有比較明顯的缺口。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關鍵是在新常態下實現供給與需求的再平衡。從國際國內形勢看,若不出現較大意外沖擊,全年有條件實現GDP增長7%左右的預期目標。 從國際上看,歐洲央行新一輪QE正式啟動,美聯儲年內加息的可能性加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有所趨穩,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短期內有所降低,國際經濟環境有望略好于去年。 從國內來看,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穩增長政策效應顯現,經濟體系中內在的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積累,經濟下行壓力將逐步緩解。 余斌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國仍然處在供給側調整步伐加快,并逐步與需求側相適應的過程中。但應該看到,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趨顯現,服務業將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這些積極現象仍將延伸。他認為,我國經濟將在二季度企穩。 股市上漲有堅實支撐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經濟增速減緩,但是股指卻屢創新高。余斌認為,股市上漲有著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今年,我國GDP增長預期目標是7%左右。盡管一季度經濟運行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但是總體上并沒有滑出合理區間。7%的增速,從國際比較角度來說,速度并不低。雖然我國經濟增速同比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是若站在全球范圍來看,7%左右的增長速度已經不低了,這對股市上漲提供了重要支撐。 同時,經過近幾年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我國經濟增長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質量和效益都得到明顯改善,這也為股市上漲奠定了良好基礎。 |
相關閱讀:
- [ 03-30]日媒:中國經濟外交現成效 日本或陷入“孤立”
- [ 03-28]習近平: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 不能只看增長率
- [ 03-26]美媒:中國經濟放緩波及全球股指市場
- [ 03-23]“中國將扮演更重要的穩定器角色”——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經濟新常態
- [ 03-20]美媒:鐵礦石價格觸底 中國經濟放緩引發擔憂
- [ 03-18]李克強:確保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