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中國經濟下季度將企穩
2015-04-11 08:50:03?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房小奇 孫靖 |
分享到:
|
PPI降幅有望逐月收窄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CPI環比下降0.5%,同比上漲1.4%;PPI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余斌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雖然物價在低位運行,PPI也連續多個月負增長,但倘若因此就判定出現了通縮,是非常偏頗的。他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調控目標是CPI漲幅控制在3%左右。從現在情況來看,這個目標今年完全可以實現。 余斌表示,如果只看PPI到今年3月份已連續37個月負增長,而不將CPI的因素考慮進來,就無法得出全面的認識。事實上,國外的通縮多數情況下是因貨幣供應或者流動性不足造成的,而我國PPI之所以在過去這段時間內持續下降,主要是因為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國內供給側產能過剩。 近來,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已逐步趨穩,由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帶來的PPI下降因素接近消失。同時,我國國內供給側調整步伐逐步加快,隨著結構調整提速,大量過剩產能通過資產重組、優勝劣汰等方式退出,供大于求導致價格下降的因素也將逐步消失。所以,PPI降幅在未來將會呈現出逐月收窄態勢。 房市仍有發展空間 最近一段時間,多個部門出臺一系列房地產政策,打出了政策調控組合拳。余斌認為,相關政策調整,非常必要,非常及時。總體而言,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從過去的供不應求轉向供求基本平衡,但并不是說房地產市場已經沒有發展空間了。至去年年底,我國城鎮化率是55%,離基本完成城鎮化任務的70%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都將處在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同時城鎮居民的住房改善性需求和空間很大。 當前,房地產市場出現大幅度波動,政府出臺相應的政策,并不是“救市”,而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新執行的信貸、首付比例政策,對地產銷售增長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預計2015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將下降到7%左右,與去年相比,降幅明顯收窄。 |
相關閱讀:
- [ 03-30]日媒:中國經濟外交現成效 日本或陷入“孤立”
- [ 03-28]習近平: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 不能只看增長率
- [ 03-26]美媒:中國經濟放緩波及全球股指市場
- [ 03-23]“中國將扮演更重要的穩定器角色”——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經濟新常態
- [ 03-20]美媒:鐵礦石價格觸底 中國經濟放緩引發擔憂
- [ 03-18]李克強:確保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