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編制外員工無法享受職業年金待遇 從目前出臺的養老金并軌系列方案,以及基本工資調整、職業年金辦法可以看出,現有機關事業單位的正式員工,無需擔心自己的養老保障問題。但是,對于大量事業單位的“非事業編”員工,本次改革帶來的益處并不清晰。 北京的小楊就職于一家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但由于沒有事業編制,從入職開始就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掇k法》出臺后,小楊最關心的就是自己能不能跟同單位的“老人”一樣,享受職業年金或者企業年金待遇。 對此,金維剛表示,職業年金建立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針對編制內的人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現有事業單位按照社會功能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本次改革主要是針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公益1類和2類,自收自支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基本就跟企業一樣,對他們來說,現有政策對企業年金不是強制性的。”金維剛表示:“如果是現在的政策,編制外的人不是改革對象。編制內編制外兩類人改革后還是不平衡。” 對此,朱俊生表示, 編制外職工能不能享受改革福利還要看單位的財力,但兩類人不應存在太大差異:“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都屬于員工福利,個人覺得不應該有差別,給編制內員工建立職業年金之后,從公平的角度也應該給編制外員工繳納企業年金,因為這兩者本質是一回事,而此次改革正好是個契機。” 不過,因為機關事業單位的職業年金是強制性的,通過各級財力確保全面推進。而作為廣大企業職工的退休金補充的企業年金,國家規定是:“具備條件的企業可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對于更大數目的普通企業職工而言,企業年金還是個“稀罕物”。 據了解,在我國當前龐大的企業職工群體當中,擁有企業年金的職工人數只占不到7%,而且這6%的人大多集中在大型企業和國有企業。更大部分企業由于負擔過重,自愿交企業年金的比例相當低。這樣,無疑會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強制性職業年金制度形成一個較大的落差。 對此,金維剛同時表示,職業年金制度建立會倒逼企業年金發展:“編制內人員普遍強制性建立職業年金后,未來待遇反差很大,會出現新的不平衡,這會促使政府扶持企業年金發展。” 增值 投資運營分記賬實賬兩部分 根據《辦法》,職業年金基金實行市場化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對財政全額供款的單位,單位繳費根據單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記賬方式,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工作人員退休前,本人職業年金賬戶累計儲存額由同級財政撥付資金記實;對非財政全額供款的單位,單位繳費實行實賬積累。實賬積累形成的職業年金基金,實行市場化投資運營,按實際收益計息。 也就是說,兩類單位的職業年金基金增值方式將有差異:記賬利率和實際收益。 對于實賬積累市場化投資的部分,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將積極支持具備條件的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參與職業年金管理。截至2014年底,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受托管理全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的規模合計1.01萬億人民幣,受托管理規模分別占全國社保基金權益總額、企業年金累計規模的比例約44%和48%。而全國社?;?、企業年金自成立以來通過市場化投資運營取得較好收益。據統計,全國社?;鹱?001年以來的年均投資收益率達8.36%,企業年金自2007年以來的年均投資收益率達7.87%。 記賬部分的收益如何計算,目前還沒有明確。 有專家認為,這一比例可能為同期銀行存款利率。不過,目前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在5%左右,不僅低于企業年金投資收益率,還可能低于CPI。“職業年金是長期的,因此必須要考慮投資的問題,如果參照社會保險基金的做法去存銀行買國債就太低了,并且失去了投資運營保值增值的作用?!敝炜∩ㄗh,職業年金記賬部分的收益率應該參照投資運營部分的實際收益率。 金維剛也表示,記賬部分是會計息的,由政府規定一個利息比例,但是由于現在還沒有具體實施,這一比例還有待政府確定。具體操作辦法也會很快出臺。而職業年金的市場化投資運營勢必會帶動整個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
相關閱讀:
- [ 04-11]永安有一支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 [ 04-10]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清明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活動
- [ 04-10]職業年金個人繳費賬戶須逐步做實
- [ 04-10]職業化落后人才流失嚴重 劉翔后難有田徑巨星?
- [ 04-10]職業院??勺灾髟O置調整專業 就業率低專業將停止招生
- [ 04-10]龍巖市被確定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示范整體推進市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