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人希拉里·克林頓12日下午宣布將參加2016年總統選舉后,共和黨人士1秒鐘也沒有浪費,對她作為“第一夫人”以及擔任參議員、國務卿等職位期間的表現展開“全面攻擊”。
按照支持共和黨的“美國崛起”政治行動委員會發言人杰夫·貝克德爾的說法,“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她疲于防守”。
路透社評論,希拉里眼下在民主黨內“一枝獨秀”,對她而言既是好消息,又是壞消息。回顧兩黨制下的美國總統選舉,幾乎從沒有哪名競選人一出場便承受來自對立政黨的全部火力攻擊。
“克林頓”2.0VS“布什”3.0?
希拉里12日下午在微博客“推特”上發表競選聲明。僅僅1分鐘后,共和黨最有力的潛在競選人杰布·布什(J·布什)發布一條“推特”:“我們必須比希拉里干得好。”
J·布什是美國前總統喬治·H·W·布什的次子、前總統喬治·W·布什的弟弟,雖然尚未宣布參加競選,但此前成立政治行動委員會、辭去企業和非營利機構任職、公開擔任佛羅里達州州長期間的電子郵件、頻繁炮轟希拉里等種種舉動,被普遍視為參選毫無懸念。
就在希拉里宣布參選前幾小時,J·布什還發布了一則視頻,指責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的外交政策“破壞美國與盟友關系,卻使敵人肆無忌憚”。
不少人注意到,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可能會是克林頓與布什兩大政治家族之間的二度角逐。不管是克林頓2.0,還是布什3.0獲勝,都意味著延續“王朝政治”的傳統。
不過,希拉里12日在競選視頻中把自己定位為“普通美國民眾利益的捍衛者”,顯然并不希望被打上“克林頓2.0”的標簽。
為吸取2008年競選失敗的教訓,扭轉過去給人留下的“精英、強勢”印象,希拉里此番競選采取低調親民路線,例如通過簡短視頻宣布參選、在競選網站上發布她與兩名老人圍坐喝咖啡的照片等,急欲贏得草根階層支持。
槍打出頭鳥?
多名共和黨人12日利用手機短信、聲明、訪談、微博客等方式,對希拉里的職業生涯展開全面抨擊,涉及她作為“第一夫人”8年間以及擔任參議員、國務卿等職位期間的表現。
分析人士稱,希拉里早就被視為民主黨競選總統的熱門人選,截至上月不僅在民主黨內支持率遙遙領先,而且在與共和黨熱門候選人的“單挑”中勝出。因此,共和黨在過去數月內一直將矛頭對準希拉里,抓住“郵件門”丑聞、克林頓基金會資金來源不當等事件對她進行炮轟。
12日下午,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在主頁上發布了一張希拉里的照片,配以大幅標語“制止希拉里”。
希拉里宣布參選8分鐘后,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賴因斯·普里伯斯在一封電子郵件里抨擊希拉里,稱她從政軌跡“充滿秘密、丑聞和失敗政策”。按照普里伯斯的說法,“克林頓夫婦以為他們可以不遵守規則,凌駕于透明、負責和道德之上”。
第一個宣布參選總統的共和黨人特德·克魯斯12日在一則視頻里說,如果希拉里當選,簡直等同于貝拉克·奧巴馬繼續擔任第三屆總統,“希拉里·克林頓政府不會與奧巴馬政府有什么區別”。
作為共和黨內第二個宣布參選者,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蘭德·保羅12日參加多場脫口秀,隨后發布視頻抨擊希拉里的外交政策。在這則視頻中,女配音演員旁白說:“希拉里象征著最惡劣的華盛頓機器:權力倨傲、腐敗、掩蓋真相、利益沖突以及失敗的領導力,會導致悲劇結果。”
文/楊舒怡(新華社特稿)
挑戰
欲登寶座 希拉里要過幾道坎?
西方媒體12日羅列出希拉里無法回避的幾樁關聯丑聞和失誤,進而分析她此番沖頂總統寶座將遇到的挑戰。
班加西事件鑄“敗筆”
2012年9月,美國駐利比亞東部城市班加西的領事館遭襲,包括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在內的4名美國人喪生。
美國政府對襲擊性質定性失準,先說偶發,后說預謀,落下把柄。作為外交系統的掌門人,希拉里自然成為共和黨議員的攻擊目標,國務院也因未能向領館提供足夠安保備受批評。
班加西事件對希拉里的影響并沒有因她結束國務卿任期而結束。今年3月初,希拉里被曝在擔任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電子郵件與國務院員工談論包括班加西領館遇襲事件在內的公務,被共和黨一方指責為有泄露美國外交情報之嫌。
萊溫斯基“陰魂不散”
克林頓于1998年1月否認與萊溫斯基發生性關系,但半年后不得不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承認與萊溫斯基有不正當關系。同年底,國會眾議院彈劾克林頓,彈劾議案遭參院否決,克林頓才躲過一劫。
去年,當希拉里高調出席各公共活動、為參選“試水”的同時,有關她的一些負面新聞再次回到公眾視線中,包括萊溫斯基丑聞。不知是否有意,萊溫斯基也在去年高調“復出”,先是在《名利場》雜志發表文章,又在費城一場論壇上發表演講。
舊案白水事件
“白水事件”是美國著名政治丑聞,牽涉克林頓夫婦。上世紀70年代末期,均為律師的克林頓夫婦與麥迪遜儲貸擔保所老板合伙在阿肯色州創辦了“白水開發公司”。白水公司1991年9月申請破產,而麥迪遜儲貸擔保所早在1989年就已倒閉。這使為該所存款作擔保的聯邦銀行因此損失了數千萬美元。克林頓被控妨礙司法和作偽證等罪名,但這些罪名未獲認定。
哭窮反遭罵
美國2008年總統競選期間,希拉里在吸引草根選民方面顯然不及奧巴馬,最終在黨內初選中敗北。
不知是否有意試圖拉近與普通民眾的距離,希拉里去年6月在接受采訪時稱,為支付克林頓性丑聞的法律訴訟費,她和丈夫2001年離開白宮時欠債約1200萬美元,因此“對普通老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
誰料,“哭窮”言論引來罵聲一片。有媒體指出,從離開白宮至2013年希拉里卸任國務卿,克林頓的演講收入就超1億美元。
利益沖突難逃
美國媒體報道,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克林頓基金會從多家外國政府獲取過資金援助。不少人質疑,這當中是否牽涉政治勾結以及暗箱操作。
這家基金會近期承認,2010年海地地震后曾收取來自阿爾及利亞的50萬美元捐款,但沒有按規定向國務院通報。文/杜娟(新華社特稿)
視點
一場將是教科書般經典的美式競選開啟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正式宣布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在美國,這則必然的“突發新聞”像“某個日期終將到來”。連她的批評者也認為她是“不可阻止的列車”。然而,作為前國務卿、前第一夫人、前總統競選人的她,其豐富的政治資歷在美國歷史上可謂獨一無二。她的參選將是美國一大政治家族寫給這個世界的一部競選“教科書”。
絕無僅有的豐富經歷
67歲的希拉里是絕對的政壇老將,數十年在聚光燈下生活。她曾在社交網站上這樣總結自己的豐富經歷:“一個妻子、母親、律師、婦女和兒童權益維護者、阿肯色州第一夫人、美國第一夫人、參議員、國務卿,作家、養狗者、發型偶像、長褲謎、天花板打破者、待定……”
如今,她還晉升為一位祖母級的競選者。初期跡象表明,她有可能通過強調自己的祖母身份軟化形象。
這份豐厚的政治資歷是她參選的巨大優勢。不止如此,她還有參與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經歷經驗。盡管敗給了奧巴馬,但當時有輿論稱這是民主黨的策略,當然也有人認為精英希拉里過多釋放了自己的驕傲,給了“黑馬”機會。而這一次,希拉里恐怕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精英打出平民牌
在昨天公布的希拉里競選視頻中,她沒提及自己的精英經歷,視頻里甚至幾乎“沒有”她,她讓普通民眾代表來講述他們的向往和生活的改變,直到最后自己才露面宣布參與競選。
據美國媒體報道,過去幾個月,走著絕對精英路線的希拉里為打平民牌破費心思。希拉里與200多位經濟學家和學術人士就此進行探討,希望找到解決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均的理想政策方案,但同時又不冒犯富人階層。
希拉里獲得如此多的支持是一個美國式的悖論。弗吉尼亞大學夏洛特維爾分校的總統研究學者佩里說:“我們一方面希望小木屋里走出來的苦孩子能干大事,可另一方面卻又被富裕的貴族化候選人吸引。”當一個精英打出平民牌,希拉里似乎變得“無懈可擊”。
希拉里的政治履歷,甚至她的每一步修正和調整都成為克林頓家族競選“教科書”中的一部分。
競選機器與前總統丈夫
美國的競選從來不向清貧且沒有能力籌得捐款的政客敞開大門,金錢與政治的親密無間是美國政治飽受詬病的問題。在這方面,希拉里無疑已經搶占了先機。她的不竭“養料”是頗為知名的“克林頓公司”。英國《經濟學人》報道稱,希拉里和她的丈夫已經打造了龐大的選戰機器,只要發動機器,就會開始吸收大量捐款。
克林頓在作為第42任美國總統第二任期結束的時候建立了克林頓基金會。《華爾街日報》透露,克林頓夫婦過去20年間籌得政治資金數以10億美元計。
此外,希拉里還有一項政治資本,那就是女性的身份和一位名聲不錯的前總統丈夫。前總統克林頓曾創造廣受美國人懷念的經濟領域的絕佳政績,甚至讓一些美國人“原諒”了他在任期間的性丑聞。克林頓已經明確表示,他會全力支持且保證不搶風頭。
目前輿論普遍認為,希拉里的勝算頗高,不過“輸給了奧巴馬”的記憶顯然讓外界保守了許多。但是,毫無疑問,對于這樣一個“全副武裝”、準備得天衣無縫的政治家來說,如果輸了,人們更會好奇,她到底能輸在哪兒?文/本報記者岳菲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