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日本政府消息人士13日說,首相安倍晉三基本決定不會在本月21日至23日靖國神社春季大祭期間前往參拜,而是像前幾次那樣供奉祭品。而近期有關日本在歷史問題認識方面出現的倒退也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不拜鬼因怕美國罵
日本政府官員說,安倍決定這次像去年的兩次大祭那樣放棄參拜,改用獻祭品的方式代替,旨在避免影響日中、日韓關系,同時爭取國內保守派理解和支持。鑒于安倍定于22日至23日訪問印度尼西亞,要在亞非峰會暨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上發表演講,之后訪問美國,并于7日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這次放棄參拜也是為了避免美國批評,給訪美帶來負面影響。
外界預計,安倍在萬隆和美國國會的演講將給今年8月二戰結束70周年講話、即“安倍談話”定調,日本共同社說,如果在一系列外訪前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可能會被歐美輿論指責為不接受東京審判結果的“歷史修正主義者”。
德記者被干預報道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駐日記者卡斯滕·格米斯近日在駐日外國特派員協會會刊上撰文,揭露日本政府通過各種手段阻撓他批判安倍政權的歷史修正主義。
格米斯于2010年1月派駐日本,今年春季即將離任。他在外國特派員協會最新一期會刊發表的離任述懷中,痛批安倍政府明目張膽地干預其報道。
格米斯在文中揭露,他發表批評安倍政權歷史修正主義傾向的文章后,日本駐法蘭克福總領事奉東京命令,跑去《法蘭克福匯報》編輯部“抗議”。《匯報》主編要求日方提供報道內容有誤的證據,結果這名總領事毫無根據地指稱格米斯被外國政府“收買”。格米斯在感言文中憤怒地表示,日本總領事的說法是對他本人、主編和報社的“侮辱”。
格米斯指出,安倍上臺后,日本政府對批判報道的“高壓”態度日益強化。日本外務省也對外國媒體批判安倍政權“歪曲歷史”“孤立于東亞和世界”的文章開始提出抗議。
日德歷史教育差距
日媒14日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日本對戰爭歷史教育充分程度遠遜于德國,這也導致日本社會的歷史認識出現明顯偏差。
《朝日新聞》針對日德民眾的這項調查顯示,近半數德國人認為學校對納粹德國的戰爭歷史進行了充分教育;而在日本,認為學校對戰爭歷史教育比較充分的只占13%,近八成日本人認為學校沒有好好教這段歷史。
這份民調顯示,68%的德國人知道紐倫堡審判的內容,相比之下,只有33%的日本人知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而在回答知道的人中,有32%的日本人認為東京審判“不正當”,認為紐倫堡審判“不正當”的德國人僅有8%。
46%受訪日本人認為既是“侵略戰爭”,也是“自衛戰爭”;認識到是“侵略戰爭”的僅有三成。但同時,65%日本民眾承認,日本對那場戰爭的清算努力“仍不充分”。
4月上旬,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新一批初中教科書審定結果。在日本政府壓力下,不少教科書在歷史認識問題上再現倒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