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馬爾科·魯比奧13日晚在邁阿密一場政治集會上正式宣布競選總統,第三個加入共和黨爭奪候選人提名的混戰。現年43歲的魯比奧自視“新一代”,稱明年的總統選舉是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做選擇,而前一天宣布參選的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頓是“來自昨天的領導人”。
定位“剛好夠右”
正式加入戰局后,魯比奧將為爭取政治捐款和各界大佬支持而與其他競選人比拼。如果他能堅持到明年3月15日,還可能與自己的政治導師、同樣在佛州有深厚人脈的杰布·布什在佛州預選中正面碰撞。
CNN報道,多項民意調查顯示,在共和黨選民中意的總統候選人排名中,魯比奧所獲支持率只排在中間,落后于杰布·布什、沃爾克以及更立場保守的克魯斯。
報道認為,“中間”剛好是魯比奧所希望的。他既不愿意顯得“太右”、太保守,以至于失去主流民眾信任,也不愿意在控槍、同性婚姻等保守派擅長的社會議題上過于軟弱,以至于失去共和黨“基本盤”支持。“剛好夠右”是他的定位。
不過,作為一名相對年輕的政客,魯比奧如何走好中間道路,如何把握好“度”,是道難題。兩邊討好不是沒有風險。
對外政策強硬
魯比奧在財政和社會議題上態度保守,在對外政策議題上同樣強硬。
他長期批評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包括謀求美國與古巴關系正常化。盡管他的父母在古巴革命前便移居美國,算不上所謂“政治難民”,但魯比奧一直敵視古巴政府。他13日晚宣布參選的集會所在地邁阿密自由塔,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古巴流亡者抵達美國后的第一站,是紀念古巴人移民美國的紀念碑。
魯比奧在對外政策上的一些主張比較具有“侵略性”。他去年9月借用前共和黨籍總統羅納德·里根的話,稱“美國最強大的時候,就是世界最安全的時候”。
作為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的一名主要成員,魯比奧不時與“鷹派”參議員約翰·麥凱恩結盟,主張美國加大在伊朗核項目、敘利亞內戰、烏克蘭沖突等全球熱點問題上的介入程度,不滿奧巴馬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現有策略。他是上個月聯名公開致信伊朗領導人、警告國會有權修改核問題協議的47名共和黨參議員之一。據新華社
“我才是新一代,明年的總統選舉是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做選擇,前一天宣布參選的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頓是來自昨天的領導人。”
古巴移民
魯比奧1971年出生在邁阿密一個古巴移民家庭,母親是女傭,父親是酒保,干著許多拉丁美洲裔移民至今仍在從事的辛苦活。
美國夢縮影
魯比奧成長的故事可謂“美國夢”的一個縮影:靠著橄欖球獎學金進入大學,拿到法學碩士學位,早早步入政壇,從市議員到州議員,再到國會參議員,還娶了全國橄欖球聯盟(NFL)邁阿密海豚隊的原拉拉隊隊長。
首名拉美裔
雖然魯比奧連一任參議員都還沒當滿,在政壇卻摸爬滾打了多年。而奧巴馬第一次競選總統時,也沒有當滿一任參議員。如果魯比奧最終當選,會說一口流利西班牙語的他將成為美國首名拉美裔總統。
最年輕
43歲的魯比奧很可能是共和黨或兩黨總統競選人中最年輕的。
反家族統治
作為“新人”,他更希望告訴美國人,不要讓布什家族和克林頓家族輪流統治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歷史延續。
穩拿搖擺州
美國《赫芬頓郵報》一篇評論說,魯比奧可能成為希拉里圓總統夢的最大威脅。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年輕、個人故事有競爭力、在佛州這個關鍵的“搖擺州”扎根很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