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多為景區、房產商 唐大華告訴記者,他曾經到山西的太谷縣,“那里囤積的古宅蔚為壯觀,有山西的古宅,也有江西的古宅,儼然一個買賣中心”。 根據唐大華這幾年對古宅走向的分析,這些古宅的大買家多為景區、房產商和收藏愛好者。“比如山東運城有一條街,全是山西風格的古宅,還有兩棟江西古宅。山東四方啤酒城也收納了一些古建。廣東有個房地產商花了十多萬元從山西買了一個戲臺。” “我在山西尋訪的時候,老百姓只知道這些古宅、古建被賣掉了,但賣到哪里去了,他們一無所知。”唐大華說,“在山西上井村,有整個一座廟都被賣掉了,只剩下一個戲臺山墻。” “其實進行偷盜的也不是盜竊團伙,就是當地想攤點小便宜的農民,但這里已經形成了市場。一個清代的碑只賣一千元,收購價才幾百元。”唐大華說,農民就會為這點錢去行竊。 保護:異地遷移不是長遠之計 在唐大華看來,如何保護這些古宅、古建筑,不僅是錢的問題,還是個“技術活”。 唐大華身邊聚齊起來志同道合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曾經組織網友參加“送文物回家”,成績顯著。 針對古宅買賣的問題,唐大華和許多志愿者希望能通過古村落“活化”的力量,來增加“造血”功能。 這一做法與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創始人何戍中的想法不謀而合。在何戍中看來,“古建筑的保護,重在原址保護,社區居民參與并受益,這樣才是長遠之計。” 現在不少收藏家、房地產商、園林景區將古宅異地遷移的做法,何戍中并不看好,他認為:“拆除古建筑對當地的自然、人文環境是一種破壞。即便是出于保護的目的,這也是一種遷移成本高、法律爭議最大的一種方式。” 在美國的網站上拍賣中國的古宅,“關于它的產權問題、買賣時間等法律細節并不明晰,所以是否違法還不能判定。” 何戍中分析:一棟古宅是不是文物,是從它的文化價值來評定,而能否買賣則是所有權行使的問題。“如果一棟私人所有的古宅,古宅所有人將其買賣并不違法,目前也沒有相關規定進行約束,誰也管不著。” |
相關閱讀:
- [ 06-20]英國古宅僅售1英鎊 入住前需付巨額裝修費
- [ 10-31]英一座百年恐怖古宅 神秘紅衣等了主人40年(圖)
- [ 07-08]英黛安娜王妃家族拍賣古董 欲籌2億元修葺古宅
- [ 03-23]鄭海霞的新家揭秘 “古宅”內外皆是風景(組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