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正式亮相 亞投行開啟"行動時刻"
2015-04-15 16:48:0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世說中國策)不斷前行的亞投行之一——亞投行開啟“行動時刻” 覆蓋五大洲,囊括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15日正式亮相。亞投行的籌建工作正緊鑼密鼓地展開,一個屬于世界的戰略構想已經轉向行動時刻。 從亞投行啟動籌建到各國扎堆申請搭乘“東方快車”,短短半年時間,亞投行的“眾籌之路”受到了域內外的廣泛追捧,這與其開放、包容的原則,肩負大國責任的使命,以及補充增益全球治理秩序的清晰定位密不可分。 眼下,亞投行的籌備工作開始邁向縱深與細節設計,股權結構公平性、運行機制透明性、貸款配置公正性和決策流程高效性等問題備受外界關注,化解這些疑慮對亞投行未來的運行和發展至關重要。 亞投行的創立是適應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發展現實的產物。加入亞投行的國家和地區所處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水平不同,各國利益訴求不盡相同。其中處于相對劣勢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由于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發展潛力難以充分發揮,而其獲取貸款的途徑又受到限制。 亞投行的出現,反映了新型國際關系,其目標是促進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會將注意力集中放在經濟發展上。正如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所說:“亞投行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為主導的多邊開發機構,未來會更多考慮發展中國家的訴求?!?/p> 應該看到,亞投行的主要目標設置是發展,是要投資準商業性的基礎設施,實現亞洲地區的互聯互通。對于那些急需發展資金與經驗的國家和地區,亞投行希望給予的不僅是“授人以魚”,更是“授人以漁”。 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多邊開發銀行和多邊發展體系的新伙伴、新成員,亞投行可在治理結構、環境和社會保障政策、債務可持續性等方面充分借鑒現有多邊開發銀行通行的經驗和好的做法,避免走同樣的彎路,與現有的多邊開發銀行共同完善相關政策、推行重大改革,尋求更好、更符合實際的標準。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說,亞投行的建立不應被視為對達到高標準構成了威脅,而應被視為一個幫助現有多邊發展機構制定正確標準的難得機會。亞投行的目標不應是降低標準,而應是制定更加合理的標準。大原則是逐漸淡化過于遵循僵化規則的法律框架,轉向一種考慮結果、更加基于風險的策略。 |
相關閱讀:
- [ 04-12]IMF總裁:支持亞投行理所當然 對中國周邊都有益
- [ 04-12]荷蘭、巴西等五國新增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
- [ 04-11]西班牙韓國奧地利加入 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增至41個
- [ 04-10]日本對亞投行的方針已基本確定 或向加入邁進一步
- [ 04-10]土耳其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