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不低 著力打造新增長點
2015-04-16 15:08:01??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著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上分析表明,我國經濟潛在增長速度并不低,當前我國經濟遇到的困難是短期的周期性因素影響的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房地產業過去10年發展過快,提前消耗了居民的購買力。目前,我國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5平方米左右,接近90%的家庭擁有了第一套住房,而目前的房價又超出了許多工薪階層的實際購買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業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未來一或兩年,房地產將持續成為影響經濟下行的一個因素。以2014年為例,假如房地產投資開發力度能夠和整體固定資產投資開發力度保持一致,那么,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將達到7.7%而不是7.4%。 第二,國際經濟形勢對我國經濟發展不利。目前,國際經濟仍處于低迷時期,增長速度遠低于國際金融危機前5%的平均水平。發達經濟體只有英美增長比較穩定。全球前十大經濟體,包括歐洲、日本還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速度都低于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而且,國際貿易增速低于世界經濟增速。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經濟當然會遇到增長的逆流。 第三,當前我國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政績考核改革,這對于我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非常必要,但一些地方領導干部認識不清、工作不力,出現了怠政懶政問題。 增強新常態下的發展動力,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努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深化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改革。我國經濟發展對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仍有較大空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2010年我國人均基礎設施存量水平僅為日本和韓國的18%。基于此測算,如果我國用10—20年時間趕上日、韓目前的人均基礎設施存量水平,未來5年每年將拉動GDP增長3.9個百分點。要使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不同于以往的新增長點,必須進一步推動改革創新,特別是改革基礎設施建設融資辦法,形成基礎設施建設長期可持續融資渠道。為此,可以考慮成立基礎設施長期建設基金,把基礎設施融資從銀行貸款中轉移出來。這樣既能降低基礎設施融資成本,也能更好地讓全社會監督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促進生產能力更新和綠色化。當前,社會各界對大氣污染等環境問題反應強烈。在我國現階段,治理環境污染必須加強投資,用新的清潔的生產能力取代傳統產能。以鋼鐵為例,我國鋼鐵生產能力在10億噸以上,其中至少一半的生產能力是高度污染的。如果一方面加強環保監督,強力淘汰一大批落后生產能力,另一方面積極補貼新生產能力投資,引入國際上最先進、環保的生產能力,布局在河北、山東等沿海一帶,利用國際上高質量的鐵礦石和煤炭資源,加上清潔生產技術,就能夠大大降低鋼鐵行業的污染。根據測算,每改造1億噸鋼鐵生產能力,將帶動至少8000億人民幣的投資,相當于2015年規劃的高鐵的投資量。如果能夠花5年時間完成鋼鐵行業的基本改造,每年將拉動經濟增長1.2%。同樣,水泥和電解鋁等行業都可以采取這樣的措施進行改造。實施這一措施的關鍵是必須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的力量,同時嚴格把好環保關,以四兩撥千斤的辦法調動社會資金投入到新產能中去。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壓縮生產能力,以提高鋼鐵、水泥等的市場價格,讓這些行業的清潔環保投資有利可圖。 在擴大消費上繼續加力。目前,我國消費占GDP的比重達到51.2%。在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過程中,政府還應對消費加一把力,對一些重點消費給予支持。比如,當前居民出國旅游購物是一個重點。應探索在國內建立一系列免稅店,讓居民在出國旅行時不必牽扯精力在國外購物,而可以在出國之后憑登機牌和出國證件,在國內指定商場購買各種進口產品,同樣享受到免稅待遇,把流失到國外的一部分消費拉回國內。根據不完全計算,這樣做可以把上萬億人民幣的消費轉移到國內來。總之,擴大消費大有文章可做,只要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拓展思路,轉換機制,就能不斷產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更好地發揮消費推動經濟發展的基礎作用。 (作者為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
相關閱讀:
- [ 06-10]以生態優先提升潛在增長率
- [ 02-03]圍繞經濟潛在增長率作投資決策
- [ 08-02]發改委: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較高 不會"二次探底"
- [ 06-28]信息資源專家:我國汽車市場潛在增長率較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