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和IMF強調國際合作是可持續增長關鍵
2015-04-20 11:09: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4月17日至19日,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5春季年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干事拉加德以及100多個國家的財政部長、央行行長等參加了會議。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率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與會代表認為,國際合作是可持續增長的關鍵。 本次會議的議題十分廣泛。從世界經濟、地區經濟、國際金融、全球貿易、減少貧困、油價下跌,到糧食問題、水安全、環境保護和公共債務等,與會代表進行了熱烈討論和深入交流。 會議認為,當前全球經濟溫和復蘇,但增長出現分化。發達經濟體的增長預計將加強。新興市場國家仍對全球增長起主要作用,但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出口下降等影響,一些新興經濟體的增長正在放緩。許多經濟體正在實施調整和整頓。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預計將放緩,但仍保持強勁。 會議認為,總體上,石油價格下跌對全球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低油價有利于全球經濟增長。然而,匯率波動、長期低通脹、持續內外部失衡、公共債務居高不下和地緣政治緊張等風險仍將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大挑戰,因此必須保持警覺。從中期看,潛在增長率可能下降已成為一項更為重大的挑戰。全球失衡比過去幾年有所緩解,但仍有必要進一步促進需求的再平衡。各國要采取進一步措施,促進強勁、可持續、平衡的經濟增長。 拉加德強調,當前全球經濟增長率還不足以降低高失業率、提高中產階級收入和減少貧困。提升當前和未來的經濟增長要求各國戮力合作。國際合作是保持可持續性和包容性增長的關鍵。 本次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還就國際合作推動欠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擴大普惠性銀行賬戶、改善糧食供應以及保護水安全等方面獻計獻策。世界銀行重申,至2030年要消除極度貧困。金墉指出,回看過去50年全球努力減貧的歷史,有3項措施十分有效,有利于各國制定未來政策,這就是“增長、投資、保障”。 金墉還說,如果世界上的多邊銀行,包括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能夠形成聯盟,共同努力,支持發展以應對這些挑戰,世界各國都能受益,特別是貧困群體和最弱勢群體能夠受益。 在這一多邊會議上,不管大會小會,各方代表言必談中國。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的確在不斷擴大。樓繼偉向記者表示,中方代表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多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十分關心,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也很有信心。他說,中國經濟今年第一季度增長有所放緩,但從中長期看還是會平穩增長,是有后勁的。 樓繼偉表示,會議期間,中國代表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就亞投行交換了意見。目前,亞投行的籌建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預計今年底投入運營。亞投行是一個開放性的多邊金融機構,會吸取世界銀行等其他多邊金融機構的經驗和教訓,亞投行將辦得更開放、更透明、更高效。(記者王如君) ? |
相關閱讀:
- [ 10-31]世界銀行追加一億美元應對埃博拉疫情
- [ 10-14]埃博拉病例翻番增長 世界銀行吁建立基金應對
- [ 10-13]世界銀行呼吁建立國際應急基金 應對埃博拉疫情
- [ 09-26]世界銀行大幅增加埃博拉援助資金 以應對疫情
- [ 04-08]澳媒:世界銀行稱中國水價仍有上漲空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