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最近發生一起引發轟動的腐敗案:法國名城圖爾的前市長、社會黨參議員讓·杰曼涉嫌利用職權“同謀非法牟利”“挪用公款”,因不堪輿論壓力,在庭審之日飲彈自盡。其實,法庭的重點并不是杰曼,而是他雇的臺灣女子韓麗芳。韓曾是杰曼的“情人”,這讓案子有點復雜,但法國法律對這樣的男女關系從不深究。而該案所涉95萬歐元營業額(除去許多開支才是凈收入),與中國一些貪官動輒涉千萬元人民幣巨款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該案源頭是法國媒體2011年爆料韓麗芳身兼公私兩個職務,有侵吞公款之嫌,最后司法調查展開,矛頭指向杰曼。《環球時報》記者詢問法國司法界與政府人士,他們一致認為,杰曼是否有罪,應以法庭最后審判結果為準。但涉貪事情傳出,當事者形象肯定受損,這直接導致杰曼在省議會選舉中敗北。 法國最高法院副總檢察長夏普內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相比中國等國,法國的貪腐案件很少:一年大的案子不超過10起,小案子不超過50起。所謂大,是涉及的官員地位高。他還說,法國貪腐案的一個特點是地方官員違法現象多,原因在于地方官員是民間直選,有的對相關法律不熟悉。 夏普內爾舉例說:一個小城市市長通過招標選定一家企業修路,后來市長女兒找工作不順利,于是向該公司求情雇用他女兒。而這就構成違法:利用公權力或影響力來為自己家人牟利。到預審時,該市長才恍然大悟。 夏普內爾認為,法國貪腐案相對少有幾個原因:一是媒體監督力度大,記者無孔不入。雖然有時會傷及無辜,但對有意違法者是一個巨大震懾。二是公權力的范圍受到很大限制,尤其在經濟領域,一般是市場主導,公權力直接介入的情況非常少。三是執法嚴格,在三權分立的一系列原則下,一旦有人提出起訴、投訴,就可以立案調查。 談及中國反貪反腐,法國司法界一名人士向記者表示,反腐是中國領導層的英明舉措,有助于市場透明、效率以及資源的更佳配置,有助于團結民眾。他同時建議在體制改革方面進一步限制公權力對市場經濟的直接介入,在有重大經濟利益的項目上強化高層次監督。(記者姚蒙) ? |
相關閱讀:
- [ 04-20]阿富汗東部遭血腥自殺式襲擊致35死 IS宣稱負責
- [ 04-19]印度反常降雨殃及農業:馬邦已有600多農民自殺
- [ 04-16]美國警方被曝開警車撞嫌疑人 稱因其企圖自殺
- [ 04-16]韓企業家自殺留“行賄紙條” 總理被迫公開道歉
- [ 04-14]美國一印第安部落現青少年自殺潮 7人先后喪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