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臉譜網(Facebook)不僅追蹤用戶的上網行為,它竟然還會影響你的身材觀。據美國《赫芬頓郵報》4月20日報道,最新研究顯示,人們使用臉譜網越頻繁,越愛與同齡人比外表,或是變得自我客體化(意思是將自己的身體當作基于外表評價的客體)。這兩種行為都會導致用戶對自己身材不滿。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調查了150名17歲到25歲的女性,調查內容包括平時使用的媒體類型以及哪種媒體讓其不滿意自己身材。結果顯示,受訪者平均每天玩臉譜網的時間長達2小時,這一點并不意外。在上臉譜網的這段時間里,她們會拿自己的外表和自己、朋友和同齡人的照片相比,但大多數情況下,不會與名人、家庭成員相比。 研究人員還調查了這群人的上網總時長,以及在電視、音樂視頻和時尚雜志等媒介上所花費的時間。唯一能讓人進行身材攀比和自我客體化的媒體只有臉譜網和時尚雜志。 不過,是時裝雜志一直在兜售以瘦為美的審美標準,我們為什么要去擔心臉譜網呢? 一方面,因為看雜志的人越來越少,而人們玩臉譜的時間越來越多,現在每小時上傳到臉譜網的照片已經超過了一千萬張。另一方面,用戶在臉譜網上立即就能點擊瀏覽同齡人看似“完美”的照片,并與自己的進行比較,而這一點雜志是沒辦法做到的。 研究人員調查發現,朋友的照片會讓用戶對自己身材不滿意,就只是因為他們不是名人、模特,這一點非常有意思。因為大多數人認為雜志上的明星都是美人樣本,要么有超級棒的身材,要么已經被美化得超現實。但是,一直沉迷于和別人照片對比,會讓用戶對自己的身材更加自卑。不過研究人員表示:“同伴的身材或許會成為比較的目標,但是往往又不足以成為女性拿來評判自己身材的標準”。 當然,不可能單從這一次的研究就能說明玩臉譜會引起自我客體化,也不能說明有自我客體化傾向的女性就一定在社交網絡上花的時間更多。不過無論如何,如果用戶因為感覺自己身材不夠完美而減少在臉譜網上花費的時間,或許也不是壞事。 該研究成果已在《女性心理學季刊》發表。(信蓮) ? |
相關閱讀:
- [ 04-19]社交媒體種族歧視現象嚴重 巴洛特利受攻擊最多
- [ 03-17]調查稱社交媒體成美國千禧世代閱讀新聞主要渠道
- [ 02-06]投奔極端組織神秘女人躥紅社交媒體
- [ 02-02]英國為反恐招募“臉譜網軍” 開辟社交媒體新戰場
- [ 01-13]“伊斯蘭國”入侵美國中央司令部社交媒體賬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