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黨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和緊急視頻會議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工作 把救人放在首位全力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陳全國任自治區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同時成立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和后方指揮部 4月25日晚,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主持召開自治區黨委常委擴大會議和緊急視頻會議,聽取日喀則市、阿里地區和有關部門災情及抗震救災情況匯報,就抗震救災工作進行再部署。 會議指出,此次尼泊爾8.1級強烈地震,震級強、距我邊境近、波及范圍大,對我區造成較大影響,特別是聶拉木、吉隆、定日、薩嘎、仲巴、亞東、拉孜、普蘭等縣受災較重,且救援難度較大。災情發生后,自治區黨委、政府立即作出抗震救災全面部署,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Ⅱ級響應,迅速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一線指導幫助救災,有關部門和災區市縣黨委、政府積極主動應對,全力組織搶險救援,緊急轉移安置群眾。基層黨組織、駐村駐寺干部、當地干部群眾立即投入搶險救災工作。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公安民警、邊防消防官兵和民兵預備役快速反應,發揮了主力軍作用。目前,各項救災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會議強調,全區各級各部門和相關市縣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科學有序、扎實有效地做好抗震救災工作,以打贏抗震救災硬仗的實際成效,讓災區各族群眾感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親切關懷、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美德、感受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立即成立自治區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區黨委書記陳全國任組長,區黨委副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白瑪赤林和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和后方指揮部,區黨委常務副書記吳英杰,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政法委書記鄧小剛分別擔任后方指揮部和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整合資源、統一指揮,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迅速啟動地震災害應急預案,確保抗震救災工作高效有序推進。鄧小剛和西藏軍區、武警西藏總隊、西藏公安消防總隊、西藏公安邊防總隊、武警西藏森林總隊、武警水電部隊、武警黃金部隊及有關區中直單位負責同志連夜趕赴災區一線。二是全力搜救人員。要把救人放在當前工作的首位,爭分奪秒、全面搜救,排查盲點、不留死角,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三是抓緊救治傷員。迅速向災區派出醫療隊,配合當地醫療力量,不惜一切代價做好傷員救治工作,確保救治質量,積極開展好衛生防疫工作。同時要妥善處理好遇難人員善后事宜。四是組織群眾轉移。充分發揮基層組織、駐村駐寺干部、雙聯戶、部隊官兵的作用,繼續組織動員群眾和僧尼轉移到安全地帶,嚴防造成新的人員傷亡。五要妥善安置群眾。抓緊調運救災物資,確保災區各族群眾有住處、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傷病能醫。六要修復基礎設施。組織專業力量,抓緊搶修因災損毀的道路、通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為順利搶險救災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加強通往災區道路的交通管制和疏導,確保抗震救災車輛順利通行、贏得寶貴時間。七要科學開展救災。加強監測預警,重點防范由于降雨和強余震形成的滑坡、泥石流、滾石,造成人員傷亡和交通堵塞。八要確保重點部位安全。全面開展對水庫、電站、鐵路、口岸等重點單位受損情況的排查,及時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證絕對安全。九要調查核實災情。抽調精干力量,千方百計把受災情況搞準,及時組織開展災害損失評估,為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提供科學依據。十要加強輿論引導。及時客觀真實發布災情和救災工作進展情況,有力引導社會輿論,為搶險救災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 會議指出,要切實加強對抗震救災工作的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前后方抗震救災指揮部要在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下協調聯動、密切配合;災區市縣鄉黨委、政府要按照屬地負責的原則,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積極主動開展好抗震救災工作;黨政軍警民各方力量要發揮各自優勢,加強溝通協調,主動服務抗震救災大局;各級各部門要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步調一致;要嚴明紀律、嚴格要求,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嚴肅查處失職瀆職、工作不力的行為;要堅持統籌兼顧,在做好抗震救災工作的同時,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對社會面的管控力度,確保全區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確保全區各族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秩序安定有序。 |
相關閱讀:
- [ 04-26]西藏聶拉木縣發生5.3級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 [ 04-26]西藏已有17人在地震中遇難 20多萬人受災
- [ 04-26]專家解析尼泊爾地震 稱全球進入強震活躍期
- [ 04-26]尼泊爾媒體稱地震造成至少1500人遇難
- [ 04-26]尼強烈地震致至少1475人遇難 震區受損嚴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