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4月26日上午,中國國際救援隊在尼泊爾地震發生24小時之內飛抵加德滿都。中方救援隊一行69人,攜帶6只搜救犬及醫療器械,落地后隨即開展救援工作。圖為中國國際救援隊。中新社發符永康 攝
中新網南京4月26日電 (記者 申冉)26日,距離尼泊爾特大地震已經過去一天時間,此次地震災情慘重,已經受到世界各國關注。作為國際救災聯盟在中國的唯一成員機構-愛德基金會,已于發生地震當日下午與尼泊爾災區取得聯系,展開人道主義援助工作;并已經獲得當地最急需的物資名單,目前正在緊急籌措,希望盡快將急需物資運往災區。
尼泊爾當地時間2015年4月25日11時41分,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西部發生7.9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測定為8.1級)。作為該地區81年來的最大地震,尼泊爾內政部26日宣布,該地震已造成1832人死亡,另有4718人受傷。其中加德滿都傷亡人數最多。地震還導致巨大的財產損失,加德滿都房屋、道路等基礎設施損毀嚴重。除了首都加德滿都外,尼泊爾其他地區也遭受不同程度影響。鑒于地震造成的重大損失,尼泊爾政府宣布受災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并請求國際人道主義援助。
由于傷員激增,承擔主要救治任務的加德滿都醫院人滿為患。為了確保重傷人員得到醫治,當地政府已經呼吁民眾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用于傷情最嚴重的患者。截止4月26日上午11:00,地震已經造成1832人死亡,4718人受傷。至少17名中國公民死亡。
據愛德基金會負責人介紹,作為國際救災聯盟創始成員和理事,及其在中國的唯一成員機構,愛德基金會于25日14時30分即與國際救災聯盟日內瓦秘書處及國際救災聯盟尼泊爾成員機構取得聯系,了解國際救災聯盟針對尼泊爾地震的工作計劃。
在與國際救災聯盟磋商后,愛德基金會決定參與和響應尼泊爾地震緊急救援工作。目前,愛德基金會已聯合當地合作伙伴——國際救災聯盟尼泊爾成員機構在災區開展災情調研和需求評估工作。
據國際救災聯盟尼泊爾成員機構發出的首期需求資訊,目前災區最急需搜救和醫療資源,除此之外,食物、水、毛毯、衣物、臨時住所等物資也處于急需狀態。
今日(4月26日)晚些時候,國際救災聯盟尼泊爾成員機構將通過愛德發布更具體的需求信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