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抗震救災)超600頂帳篷搭建完畢:拉孜縣大型安置點已做好首批樟木鎮轉移受災群眾入住準備 新華網西藏拉孜縣4月29日電(記者張曉華、張旭東、桂濤)29日下午3時,新華社記者在日喀則拉孜縣受災群眾安置點采訪時看到,在拉孜縣城旁邊的開闊平原地帶,600余頂帳篷已搭建完畢,這里已經做好了迎接首批樟木鎮受災群眾的準備。現場紅旗獵獵,物資運輸車源源而至,上千名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忙碌。 這處安置點是西藏自治區確定的兩處大型受災群眾轉移安置點之一,這里將安置約2500受災群眾,他們將在這里度過一年半至兩年的轉移安置期。拉孜縣安置點常務副總指揮、拉孜縣委書記張勁松向記者介紹,目前這里的水電線路已通,首批生活物資已經到位,目前已完全能滿足約500名群眾入住的條件。 這處安置點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處于318國道一側,距離拉孜縣僅一公里左右,旁邊芒噶河流過,雅魯藏布江就在五六公里處。張勁松說,這里本是規劃產業園區用地,目前無條件拿出來用于安置點設置。在震后第二天,按照自治區命令拉孜縣委就已做好了災民安置前期工作準備。28日12時,他們接到緊急命令要求做好2500名轉移受災群眾的安置點工作。隨即拉孜縣1000多黨政軍警民工作人員緊急行動,到現在已有超過600頂帳篷搭建完畢。 拉孜縣副縣長羅大榮介紹,采購的13類物資干糧已運抵安置點,有礦泉水1.5萬箱,干糧10萬斤,方便面1.5萬箱,一次性碗筷10萬套。截至28日下午4時,已安置好30處鍋灶,配有60個煤氣罐,30個蒸箱。這批物資能滿足至少500人8至10天的生活需求。“我們將盡全力,拿出全縣人們的熱情來迎接受災群眾入住。” 據介紹,今后幾天這里能安扎1300余頂帳篷。張勁松說,從長期考慮,他們已經做好建設活動板房的準備,并印制好《群眾入住須知》手冊。今后這里將安設1個派出所、4個警務站、2個醫療室、2個城管保潔站、2個文化休閑室。 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多當地農牧民帶著鎬頭、鐵鍬自發前來幫忙。51歲的拉孜縣夏拉村村民邊巴說:“有難同當,我們都要出一把力,大家都是一家人。”拉孜縣100多名志愿者也在現場忙碌著,喊著號子卸載物資。當地海拔4000余米,天氣一天三變,記者采訪時就經歷了幾輪冰雹,但現場紅旗獵獵,上千人干勁不減。 在安置點對面,兩個野戰醫院已經搭起移動醫院。115醫院院長文朝遠說,他們一行35人27日從林芝出發,長途奔襲近千公里趕到此地。41野戰醫院院長米永說,他們40余名官兵帶著10臺專業救護特種車,從山南出發穿越7個縣市,于28日抵達此地。他們在此扎下營地待命,做好接診災區傷病員的準備,同時為安置點受災群眾做好醫療服務。 |
相關閱讀:
- [ 04-29]珠峰見證——西藏雪域高原抗震救災三日記
- [ 04-29]武警交通二支隊晝夜搶通西藏震區“生命線”
- [ 04-29]西藏邊防部隊官兵緊急救援中尼雙方被困傷員
- [ 04-29]曹德旺向尼泊爾和我國西藏各捐贈1000萬元
- [ 04-29]西藏地震災區所有縣、鄉所在地手機通信已恢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