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視組如何挽回2.4億國企損失? ——大連北良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宮明程腐敗案查辦始末 新華網北京4月29日電(記者張曉松、張非非)國企反腐,錢去哪了?中央首次專項巡視給出明確回答:追回國有資產,返還國有企業。 2014年,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在對中糧集團進行專項巡視時,發現和督辦了中糧集團下屬國有重點企業大連北良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宮明程腐敗案。截至目前,不僅嚴肅查處了宮明程違紀違法問題,還為國家及時挽回經濟損失2.4億元。 國企“一把手”違規向私企輸送巨額利益 一頁紙的股權出讓決議,六個偽造的董事簽名,沒有報請主管批準,未經集體研究決策和資產評估,一家注冊資本上億元的國有企業搖身一變成了民營控股企業。這樣看似不可思議的事,卻在宮明程一手操辦下真實地發生了。 中央巡視組發現,2004年7月,時任大連北良有限公司總經理的宮明程,利用手中職權違規操作,將下屬全資子公司大連北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67%的國有股權賤賣給了私人老板,使之成為民營控股企業,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損失。 同年9月,宮明程又未經審計、評估和報批,擅自將大連北良有限公司擁有的土地、油庫、碼頭等優質資產“打包”低價轉讓給了大連北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短短數月,宮明程精心策劃,一氣呵成——偽造決議、轉讓股權、轉移資產,假借并購重組外衣,向私營企業輸送了巨額利益。 然而,事情還沒有結束。為幫助大連北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上述國有資產,宮明程控制下的大連北良有限公司竟然還向前者提供了5.64億元借款。 “把國有企業的錢借給私人老板,用來低價購買這家國有企業的優質資產,宮明程明目張膽‘空手套白狼’,變著法兒拿國企資源搞利益輸送,致使民營企業非法獲利上億元、國有資產損失數億元?!敝醒氲谑惨暯M組長朱保成說。 經歷一次次“大出血”后,大連北良有限公司逐步陷入困境。一方面,優質資產被抽走,企業實力大減,特別是失去幾處重要地段和碼頭后,企業騰挪空間大幅縮小,喪失了發展的潛能。另一方面,大連北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所欠巨款久拖不還,占用了企業大量流動資金,增加了企業財務成本,降低了企業信用評級。 據繼任大連北良有限公司總經理孟凡杰介紹,至2014年案發時,大連北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仍欠大連北良有限公司3.3億元,而后者已陷入連年虧損境地。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控股大連北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私人老板們和宮明程本人獲利頗豐。低價收購的國有資產,被宮明程等人轉手高價出售,僅出讓大連北良石化有限公司股權一項就獲利1.71億元,其中1.06億元很快被轉往私人老板控制的其他企業。而宮明程在出讓國有股權后,繼續擔任被民營控股的大連北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多年來累計獲得薪酬526萬元。 大連北良有限公司和大連北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原本都是國有企業,卻因為股權、債權紛爭,長期對簿公堂。 |
相關閱讀:
- [ 04-17]國內|《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亮相倫敦書展 中央巡視組明確須“雙匯報”
- [ 04-17]中央巡視組明確須“雙匯報” 工作條例正在修訂
- [ 04-17]中央巡視組明確須“雙匯報” 工作條例正在修訂
- [ 03-26]環評風暴刮向紅頂中介 中央巡視組曾特別指出
- [ 03-26]國內|環評風暴刮向紅頂中介 中央巡視組曾特別指出 專家稱環評很多就是走過場 投反對票就給最低評審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