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網信辦指導 | 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成立
導讀當中國文化搭上網絡傳播這趟列車,當傳播文化成為時髦之舉,當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國,我們該如何利用網絡陣地,展示中國文化?又該如何傳播中國理念,講好中國故事?讓傳播君帶你來到“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成立大會現場,一探究竟。
消息速遞
4月29日,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這是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成立并主管的第一個全國性社會團體。
該社團旨在團結各界有識之士,借助網絡社會各種有效模式,發揮線上、線下的橋梁紐帶作用,促進中華優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致辭
領導致辭、嘉賓寄語
任賢良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
我就辦好研究會提出四點希望:
第一,牢牢把握正確的辦會方向,始終圍繞黨和國家大局開展工作。
第二,堅持開門辦會,廣泛團結凝聚各類人才。“事以才成、國以才興”。
第三,突出自身優勢,充分發揮獨特作用。網絡社會組織是促進網絡發展、開展網絡治理的重要方面。
第四,加強能力建設,不斷提高辦會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打鐵還須自身硬”,正己方能正人。

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成立大會現場
陳雨露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互聯網在當今已經成為最大的話語平臺和信息發布平臺,成為重要的輿論場和文化傳播場所。依托網絡這個平臺,借助網絡傳播的優勢無疑是一個具有時代特征、體現時代精神的戰略抉擇。
文化為體、網絡為用,體用結合,將中華文化的精華更好的普及于社會、作用于當今,影響于民眾,傳播于世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郭運德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信息化正在推動著文化傳播發展從鉛與火、光與電向著屬于網的方向發展,文化的傳承創造整個利用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信息化、數字化技術發展之快、覆蓋之廣超出想象。
今天的文化強國必然是一個網絡文化的強國,面對著信息化、數字化發展的大趨勢,我們必須充分運用新技術、創新文化傳播發展方式,占領文化傳播和發展的制高點,這是一個文明古國交付給當代文化人的歷史使命。

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揭牌
劉玉珠文化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
互聯網使得文化傳播突破了時間、空間、地域和媒體的界限。同時,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網絡傳播日趨復雜,中國文化在網絡環境下的傳播也存在著諸多的困難和挑戰,還有可能遇到更多的問題。
我們希望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的成立能夠以引領文化傳播創新和建設文化強國為已任,求真務實,多出成果,為推動文化網絡傳播的體制機制、內容形式、方式手段創新作出應有的貢獻。
張文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長
中國正日益走向國際舞臺中心,風景這邊獨好的正效應與樹大招風的負效應同時顯現,點贊中國聲音與抹黑中國論調同時存在,如何利用網絡傳播,展示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理念,弘揚中國精神,營造于我有利的網絡輿論環境顯得尤為重要、尤為迫切。
程建國財經網CEO兼總編輯
進入互聯網時代,如何把對中國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新研究、新闡釋、新體現、新傳承,以更有效的互聯網傳播方式傳播給社會、傳播給大眾,是中國文化研究當前的重中之重。
因為沒有有效傳播,再好的文化也難以最終取得深入人心的效益。
研究會簡介
主管單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研究會性質: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成立時間:2015年4月29日
會員人數:目前已有各類會員近300個
主要工作:聯絡文化界、教育界、網絡界等六界兩業人士組織開展中國文化網絡傳播課題研究;舉辦各類學術講座、專題研討、教育培訓和文化展演,開展國際間文化交流
重要作用: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當代文化的未來發展、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