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稱難民逃離阿富汗:精英去歐美 其余去鄰國
2015-05-02 07:21:03??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在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難民居留許可暫到2015年12月,之后前景還是問號。(德國之聲電臺) 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30多年來,來自阿富汗的難民在全世界難民數量中居首,直到去年敘利亞難民數量超過阿富汗難民。戰爭、恐怖暴力摧殘,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一系列動蕩,導致阿富汗約600萬人逃離家園前往他國。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4月27日報道,這些難民逃離阿富汗為了躲避1979年前蘇聯出兵入侵引發的戰亂,以及之后塔利班的恐怖襲擊浪潮。"9·11"事件發生后,國際維和部隊入住阿富汗,援助該國穩定局勢,卻仍沒有能阻擋阿富汗人的外逃。阿富汗人目睹了國際部隊在恐怖勢力面前束手無策的現實。 盡管聯合國難民署推出了協助阿富汗難民重返家園的資助項目,目前仍有約270萬阿富汗人生活在境外。阿富汗國內因戰亂從某地區前往另一個城市的所謂境內難民并不在統計之中。聯合國難民署估計,這樣的阿富汗境內難民人數在68.3萬左右。 90%的阿富汗難民逃往東西鄰國巴基斯坦和伊朗,不少人在當地做保安、園丁、家政服務員,大多數情況下是打黑工,所以始終處于擔心被發現并遣返的恐懼中。很小一部分阿富汗難民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人脈關系,因此逃到歐美國家。這些難民多是阿富汗國內的精英階層,有些是國際組織的工作人員,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學者、媒體人士、政府公職人員等。 沙米拉·哈希米(Sharmila Hashimi)曾是阿富汗西部省份赫拉特省長的發言人,她先生在當地和她一起時一所培訓新聞工作者的學院的負責人。兩年前,哈希米夫婦倆決定離開阿富汗,因為他們成了塔利班勢力的眼中釘,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我們于是決定,關閉新聞學院,離開阿富汗。"他們隨后聯系到"蛇頭"組織,并輾轉來到德國。"我們根本不知道去向何在,不過最終我們來到了柏林。" 報道稱,想要逃離阿富汗的人中有一大部分是曾經給國際維和部隊做翻譯或其他工作的當地人。曾給德國聯邦國防軍駐阿富汗維和部隊工作過的阿富汗人不少人遞交了前往德國難民申請,不過截至去年4月,這些申請中的六成遭到德國政府拒絕。 在恐怖分子眼中,這些給國際維和部隊工作的阿富汗本地人是叛徒。來自昆都士的阿富汗小伙阿里路拉回憶說:"一天晚上,我正和家人圍坐在一起,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說,我給德國部隊當翻譯、當間諜,給這些沒有信仰的敵人效勞。對方還說,我現在有機會作出選擇,選擇和他們合作,一起抵抗德國士兵和政府。" 阿里路拉對這一"提議"表示拒絕,同時開始為自己的安危擔憂,他的家人也很為他擔心。阿里路拉甚至幾乎不敢出門。不過他截至目前安然無恙,他的同事和朋友瓦法則沒這么幸運。25歲的瓦法也給德國維和部隊工作過。2013年11月,瓦法慘遭殺害,尸體在其汽車后備箱內被發現。 報道稱,即使沒有受到針對個人的直接威脅,也有不少逃離阿富汗的理由。該國的恐怖襲擊事件增多,打擊恐怖勢力的軍事行動也愈加頻繁。去年,阿富汗在恐怖襲擊和反恐軍事行動中喪生的平民數量是從2009年進行相關統計以來最多的一年。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去年阿富汗有約4000平民在此類襲擊中無辜喪生,同比增加了22%。近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首次宣布對阿富汗東部的一次自殺式恐怖襲擊負責。塔利班隨即宣布,將對戰備不良的阿富汗政府軍展開大規模攻勢。 報道稱,當前的喀布爾聯合政府軟弱低效,兩派存在諸多分歧的執政力量在上任半年多以來,仍然沒能在任命誰當新的國防部長的問題上達成一致。恰恰是阿富汗現任總統的前雇主世界銀行的統計數字,證明了這位總統的治國無方:36%的阿富汗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阿富汗的經濟持續倒退,從2012年/2013年的9%降至去年的2%。當地媒體報道說,三分之一以上的阿富汗人處失業狀態。 鑒于這一現狀,阿富汗的未來前景即使對于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來說也很慘淡。在該國,很多時候是人脈關系和宗教派別歸屬比學歷素質更重要。許多在歐洲國家申請避難的阿富汗人也知道自己的選擇對于祖國來說意味著更多損失。因為每一個離開阿富汗的優秀人才,都意味著,該國在重建工作中又少了一個幫手。在瑞典申請避難的阿富汗人佩德拉姆·托爾卡姆(Pedram Torkam)無奈地說:"我們的確處于兩難,大批優秀人才離開阿富汗,就好比是一輛汽車擺在那,卻沒有人能駕駛。" |
相關閱讀:
- [ 04-17]德媒:德籍“伊斯蘭國”追隨者活動猖獗
- [ 04-11]希臘為還債加強與俄合作 德媒:雅典或成特洛伊木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