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應成為“一帶一路”參與者推動者建設者合作者
2015-05-04 22:16: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資料圖:楊燕怡 中新社布魯塞爾5月4日電 題:歐洲應成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推動者、建設者、合作者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楊燕怡大使談中歐建交四十年 中新社記者 沈晨 1975年5月6日,中國與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建立外交關系。到2015年5月6日,中歐關系整整走過四十年的風雨歷程。 四十年光陰,彈指一揮間。進入新世紀以來,中歐關系呈階梯式發展:從1998年“合作伙伴”,發展為2001年“全面合作伙伴”,2003年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并于2014年成為以“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為主要內涵的全面戰略伙伴。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楊燕怡大使日前在接受中國駐布魯塞爾記者采訪時談及中歐建交四十年。她指出,過去四十年的中歐關系是不平凡的,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中歐關系之于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積極建設性作用已經并將得到更大發揮。 近年,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力圖建立橫跨歐亞大陸、互惠互利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楊燕怡認為,從地位和作用看,歐洲應當也完全可以成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推動者、建設者、合作者。 她說,無論是總體還是相對看,歐洲仍然擁有較為雄厚的資金、技術、科技等實力。歐盟正在大力推進旨在促增長促就業促競爭的投資計劃,以及以單一數字市場、能源市場為重點的一體化建設,歐盟內的中東歐成員國亟待加強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等領域建設。這是歐盟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物質基礎和條件。 她指出,歐盟及其成員國對“一帶一路”普遍表示歡迎和支持。可以說,歐盟發展議程同“一帶一路”有許多相通之處、相聯之處。只要對接得好、融合得好,完全可以發揮疊加效應和倍增效應,促進互利共贏。中方期待同歐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楊燕怡在展望中歐關系的未來時表示充滿信心。她說,第一,中歐都從戰略上看待彼此國際地位和作用,認為作為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歐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第二,中歐都處在各自發展和改革的關鍵階段,都致力于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謀發展。第三,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拉動世界經濟增長、促進共同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中歐有共同利益和重要戰略契合點。第四,中歐雙方建有比較完備的戰略、政治和外交溝通機制,雙方政治互信在加強,外交政策溝通十分順暢。 楊燕怡指出,中歐關系既有連續性也具創新性。中歐雙方正以建交四十周年為契機,在四個方面繼往開來,更上一層樓。 一是舉辦好第十七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及其引領的三個機制性對話--高級別戰略對話、經貿高層對話、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以增進互信,凝聚共識。 二是全面實施《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重點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盡快就人員往來便利化達成協議,大力拓展基礎設施、科技創新、信息通訊、城鎮化建設、金融和“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提升合作質量和水平,增強合作的“含金量”。 三是通過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和人文交流,包括大型文藝演出、現代中國藝術展、體育交流、中國電影周等,讓中歐合作更加深入草根,深入人心。 四是圍繞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略勝利七十周年、聯合國成立七十周年、2015后發展議程、2015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等,就重大國際事務加強溝通協調,增加中歐關系的全球性戰略影響,共同維護和完善國際秩序,共同推動世界和平發展與公平正義。(完) |
相關閱讀:
- [ 05-04]“一帶一路”推動福建與沿線國家雙向投資倍增
- [ 05-04]一帶一路凸顯臺灣全球化策略不足
- [ 05-04]省工商局舉辦“一帶一路”專題輔導講座
- [ 05-04]臺海|兩岸將探討臺參與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方式等問題 臺學者期待"滬臺通"
- [ 05-04]兩岸將探討臺參與“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方式等問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