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克文駁“中國崩潰論” 斥其缺乏理性基礎
2015-05-05 15:45: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陸克文說,對于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中國領導人稱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中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進入“溫和的高速增長”階段。過去30年,西方習慣于中國經濟兩位數的高速增長,當中國經濟增長率變為7%或8%左右時,就以為天要掉下來,這種看法是荒謬的。 陸克文表示,第一,歷史表明,當一個經濟體進入中等收入水平發展階段,經濟會從快速增長調整進入較慢發展階段,中國也不例外,這是正常現象。 第二,中國正在經歷發展方式的轉變,從舊的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以及依靠出口、國有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為主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依靠個人消費、服務業、私人投資拉動為主的經濟增長方式。 第三,環境因素的轉變。中國高速經濟增長也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現在中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對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經濟發展速度。 第四,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全球經濟放緩的態勢也對中國經濟增長提出挑戰。 陸克文認為,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保持在6%以上。自己對中國經濟增長表示樂觀,對未來六、七年中國經濟增長充滿信心。 陸克文還從政治經濟角度駁斥了“崩潰論”。陸克文說,首先,有人質疑中國地方債務比例過高。中國中央政府已經認識到這一問題,并在著手解決;地方債務問題是“內債”而不是“外債”。按照債務占GDP比率來計算,中國中央政府的債務低于美國政府的債務水平。因此,中國政府有能力解決債務問題。 其次,關于地區收入不平衡和城鄉差距問題。陸克文說,中國經濟改革是從東南沿海地區開始的,并延伸到中部和西部,因此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居民也最先從經濟改革中受益。現在中國已經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策略,未來將使中國西部省份受益。 陸克文還從國有企業改革、服務業創造就業能力等方面逐一解讀和駁斥了外界對中國經濟的擔憂。他說,中國政府并沒有回避所面對的問題,能正視存在的問題并正在著手解決。 陸克文還表示,對未來的中美關系持樂觀看法。他說,悲觀是懶人的做法,列出問題清單,還要列出正面的東西,并從中提取正能量。中美關系存在共同利益,在環境污染、反恐、氣候變化,以及對抗全球傳染性疾病等方面都有加強合作的空間,都將有利于中美雙邊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完) |
相關閱讀:
- [ 04-23]澳前總理陸克文在滬發表研究報告 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和轉型
- [ 03-12]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中國反腐規模令我吃驚
- [ 05-09]第七屆全美中文大會在洛杉磯舉行 陸克文出席
- [ 11-14]吉拉德祝福陸克文 澳現任總理稱不幫其找工作
- [ 11-13]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宣布退出政壇
- [ 09-13]陸克文敗選后首露面 帶阿博特參觀總理府(圖)
- [ 09-08]陸克文敗選成“短命總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