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7日電 綜合報道,5月4日,北約成員國愛沙尼亞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軍事演習,包括北約盟國軍隊在內的1.3萬人參演,美、英等國均派出戰機,引發俄羅斯關注。西方媒體則同樣注意俄軍事動向,指俄“動作頻繁”。有分析認為,近來,俄與北約國家關系越發“微妙”。
軍演“撞車”北約與俄互秀肌肉?
觀察可見,近兩個月以來,北約與俄羅斯軍演“撞車”頻繁,北約艦隊3月4日進入黑海區域,隨后北約海軍司令宣布該艦隊與土耳其海軍在黑海的軍演中進行了防空、反潛和對陸攻擊的訓練。緊接著5日,俄羅斯南部軍區就開始了大規模軍演,共出動了2000名士兵和500件先進武器。
此外,3月中旬起,一支參加“大西洋決心”行動的美軍“斯特賴克”裝甲部隊又以公路機動的方式穿行愛沙尼亞、立陶宛、波蘭、拉脫維亞、捷克和德國等歐洲6國,行程1770公里。
俄羅斯隨后也做出反應——總統普京并下令對北方艦隊、西部軍區部隊、空降部隊進行突擊戰備檢查,命令上述部隊進入全面戰備狀態。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4年5月5日,俄羅斯莫斯科紅場,俄軍舉行閱兵彩排,迎接戰勝納粹德國69周年紀念日。
俄羅斯軍隊的戰備突擊檢查于3月16日至21日舉行,俄軍動用了北方艦隊、西部軍區和空降部隊力量約8萬名士兵、數千部地面作戰裝備、數十艘水面艦艇、潛艇、飛機和直升機。
與此同時,3月9日至18日,挪威在北極地區與俄羅斯接壤的芬馬克郡舉行代號為“聯合維京”的軍事演習。這是近50年來,挪威在該地區舉行的最大規模軍事演習。
俄方已表示,俄近期軍事活動是為了維持俄軍隊的戰備能力,并否認了軍演與北約近期活動日趨頻繁的聯系。
波羅的海暗流涌動
北約國家除舉行軍演外,近期還頻頻指責俄羅斯軍事力量“入侵”,特別是波羅的海三國近期均報告曾在領空或領海附近發現俄潛艇或飛機。
3月中旬,拉脫維亞武裝部隊日前報告稱其位于波羅的海的專屬經濟區發現了俄羅斯潛艇出沒。立陶宛國防部當月也宣稱,意大利空軍從一個基地起飛“臺風”戰機,跟蹤多架飛往加里寧格勒州的俄軍用飛機。
有瑞典官員日前就表示,俄羅斯戰斗機頻頻在波羅的海出沒,且瑞典和芬蘭海域也出現疑似俄羅斯潛水艇。瑞典空軍部隊參謀長比約克格倫說,地區軍事活動已大致回復到上世紀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水平。

資料圖:潛艇
美國當局于當地時間4月13日表示,一架俄羅斯蘇-27側衛飛機在波羅的海上空攔截一架美國RC-135U偵察機。由此,美方向俄當局表示關切。
五角大樓發言人沃倫(Steve Warren)稱,俄飛機在美飛機前方做了一個橫滾動作,向美國飛行員展示了機腹攜帶的武器。沃倫稱,這架俄羅斯飛機有與美國飛機相撞的危險。
俄羅斯早前則指責稱瑞典為達到宣傳目的患上“恐俄癥”,此外,莫斯科方面強調,北約在其邊界地帶的偵察機活動劇增。俄方認為,北約不斷加強其在俄羅斯周邊地區的軍事部署,軍演頻繁,俄正密切關注北約在其周邊集結兵力一事,并相應做出戰略調整。
北約與俄關系降至“冰點”?
為應對來自俄羅斯的潛在“威脅”,北約近期還組建了1.3萬人的快速反應部隊,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今年2月就宣布,北約將在六個東部歐洲國家建立指揮部門,大幅擴容北約快速反應部隊。這是冷戰結束后北約最大的強化集體防務舉動。
按照北約的計劃,未來快速反應部隊將擴容為3萬人,包括立即組建大約5000人規模的先頭部隊。先頭部隊高度戰備,部分軍力的反應能力在48小時以內,將由德國、西班牙、英國、意大利、波蘭、法國等北約國家按年度輪流領導。北約稱,北約強化快速反應部隊之舉是基于北約東部和南部安全環境正在發生改變。
據美聯社報道,北約聯軍司令部司令弗格森5日表示,北約聯軍司令部總部6月份將從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暫時搬到羅馬尼亞,以便提升應對“俄在烏克蘭行動以及其他挑戰的能力”。
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阿納托利安東諾夫日前則表示,俄羅斯和北約正在減少聯絡,北約總部的俄羅斯代表處正在縮減。
俄聯邦議會國際事務委員會領導人康斯坦丁科薩切夫表示,俄加強其國防能力的做法并不是為了向北約發出挑釁,而是出于其自衛本能。他指出,美國駐歐洲陸軍指揮官本霍奇斯已公開承認,北約的目標就是在優勢上領先于俄,不能允許雙方平等存在。正因為這一平衡被打破,北約組織的擴張才被俄認為是威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