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8日電(記者鄒偉、白陽)近日,由成都女司機被打事件引發的“路怒癥”現象備受關注。記者從公安部交管局了解到,帶著憤怒情緒駕駛機動車,俗稱“開斗氣車”,國外稱為“攻擊性駕駛”,在交通違法行為上表現為強行變更車道、強行超車、違法搶行、強行違法占道行駛、不按規定讓行等交通違法行為。2012年以來,這類行為的發生率及導致的交通事故起數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 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數據顯示,因“路怒癥”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數呈逐年上升趨勢,2013年共導致事故起數8.02萬起,上升4.9%,2014年又上升2.4%,今年1至4月份再上升3.7%。 公安部交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帶著憤怒的心情駕車、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脅安全的方式駕駛車輛,或在駕駛中對其他交通出行人實施威脅是非常危險的駕駛行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三個城市隨機抽取900位司機開展問卷調查,約35%的司機承認自己屬于“路怒族”,在駕車時出現過強行變更車道、強行超車、爭道搶行、連續鳴笛催促前車等駕駛行為,也曾因此發生過交通事故,甚至與其他駕駛人、行人發生肢體沖突。 針對攻擊性駕駛等“路怒”行為大量增多的問題,近年來,公安交管部門持續開展整治。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底,全國公安交管部門查處強行變更車道、強行超車、違法搶行、強行違法占道行駛和不按規定讓行等“路怒”違法行為共計1.04億起,其中,強行變更車道、不按規定讓行違法行為查處量逐年上升,由2012年的196.6萬起上升至2014年的405.2萬起,今年1-4月份強行違法占道、超車違法查處量上升10.23%。 該負責人表示,“路怒”是心疾,既不利于駕駛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他人與自身的人身安全,由此引起的攻擊性駕駛行為是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擾亂交通秩序、危害交通安全。為了廣大交通參與者的出行安全,請司機朋友們自覺克服“路怒”,不占道、不搶行、按道行駛、禮讓文明行車;路遇“路怒”,理性平和,不開斗氣車,及時向公安交管部門舉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將針對“路怒”引發的強行變更車道、強行超車等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嚴格依法追究“路怒”癥的違法責任。 |
相關閱讀:
- [ 05-24]兩司機綠燈不走隔窗對罵 天漸熱“路怒族”增多
- [ 05-18]調查顯示九成司機開車罵人 謙謙君子可變路怒族
- [ 10-30]35%司機自稱屬于"路怒族" 嚼口香糖有助排解煩躁
- [ 09-20]“路怒族”成隱形馬路殺手 一開車情緒失控難制
- [ 11-01]工作壓力大造成“路怒癥” 的士司機尤為突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