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快、安置穩——確保群眾迅速安全轉移確保群眾基本生活和及時安置 通往樟木鎮的公路打通當日,聶拉木縣委書記王平接到了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的電話:“樟木鎮全員轉移。” 時間緊迫,王平深感責任重大。他迅速組織口岸管委會、聶拉木縣、樟木鎮等各級政府人員,迅速組織人員轉移。 “29日晚11時許,當所有人員安全轉移出樟木鎮的時候,我的心總算落地了。”王平說。 地震發生后,西藏自治區黨委迅速部署力量趕赴災區一線抗震救災,要求重點是救人,要不惜代價、想盡辦法,全力搶救災區人民的生命。 迅速行動,果斷決策。大地震之后,超過7級的兩次余震,西藏沒有出現任何新的人員傷亡。 4月25日地震發生后,西藏各級黨政機關、各級干部、部隊官兵迅速行動,黨政軍警民聯動,采取拉網式排查方式,連夜組織災區群眾2.9萬多人撤離至安全地帶。 4月26日,武警交通部隊和西藏公路養護部門數百人進入塌方和滾石不斷的山區,搶通生命通道。 4月27日18時,經過52小時連續搶修,中國移動除聶拉木縣樟木鎮外,災區其余縣鄉均恢復移動通信;5月1日恢復震區27個基站,其中隨著樟木口岸基站搶通,震區所有縣城、鄉鎮所在地的移動通信均已恢復。5月2日,中國移動西藏公司還陸續在日喀則市、拉孜縣震區安置點新建開通了3個3G基站。 4月29日,針對樟木口岸地質結構發生變化、山體移動、整體滑坡跡象明顯的嚴峻情況,自治區黨委、政府果斷決策,將樟木鎮全部人員轉移至拉孜、日喀則市區安置點;成都軍區陸航部隊出動9架直升機緊急救援,將279名被困在尼泊爾境內的三峽集團援尼項目員工和174名吉隆口岸被困人員,全部安全轉移到吉隆縣吉隆鎮安置點。 為更好安置受災群眾,當地在西藏聶拉木、吉隆、拉孜等縣和桑珠孜區設立了156個安置點,近64萬余名撤離轉移人員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實現有住處、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傷病能醫。 組織13支醫療隊在災區開展工作,設立醫療救助點19個,累計巡診診治傷病群眾1.76萬人次,發放價值165萬元的各類藥品;對受災群眾開展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累計6.6萬人次。 9日上午,記者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安置點看到,一些老人坐在帳篷門口安詳地曬著太陽,聊著天,手中的轉經筒發出“唰唰”的聲音;孩子們在帳篷間嘻鬧玩耍;姑娘們哼著歌曲正在打掃帳篷…… 5月9日,距地震發生整整兩周,高原陽光依舊燦爛,一面面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帳篷頂上!(記者張曉華、羅布次仁、令偉家、邊巴次仁) |
相關閱讀:
- [ 04-27]抗震救災,凝固尊重生命的價值坐標
- [ 08-13]他們在抗震救災中完成了成人禮
- [ 08-08]用現代科學觀念指導抗震救災
- [ 08-08]讓抗震救災幫助魯甸改寫命運
- [ 08-05]社會力量參與抗震救災應視需而動
- [ 08-05]抗震救災:請讓專業人干專業事
- [ 07-29]抗震救災是“最好課堂”
- [ 04-26]將抗震救災精神化作復興力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