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0日電 (生活頻道于戀洋)10日是母親節,“感恩母親”成為最熱的話題,早在前幾日各路社交網絡上就早已經瘋傳各種“母親節感恩”和“母親節祝福”。網絡平臺上的這種表達方式受到了很多“形式主義”、“作秀”的質疑,但在中新網生活頻道的調查過程中發現,多數網友除了在網絡上表達感恩外,也會有實際的行動,也許是一件禮物,也許是一個問候,也許就是回家看看母親。 社交網絡交流“母親節” 未必是“形式主義” 網絡的發達多數年輕人喜歡在社交平臺表達自己的感受,母親節之際很多人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上的“感恩”父母。但也有質疑這樣的感激“父母看不到”、“流于形式”、“表現得很孝順”。對此中新網生活頻道抽取部分在網絡上發布相關信息的網友進行采訪,發現其實在社交網絡交流“母親節”未必是“形式主義”。 王女士,26歲,在網上發布了一條和母親合照的照片,并發布了對母親的祝福,再被問起母親是否知道時,其表示雖然母親并沒有上網,也沒有關注她的微博,但是在合照的時,已經給母親了祝福,并把“小伙伴”的評論和母親做了分享。在接受采訪時她還表示,母親節現在被商家“炒”的太貴了。 龐先生,22歲,其在社交網絡征集母親節禮物,小伙伴集思廣益,網友們給出的答案,多是化妝品、香水、鮮花等。龐先生表示,“把這些東西跟母親說說,然后看看她想要什么,畢竟過節也不能買一些沒用的東西。” 孫女士,25歲,她在網絡上表示,母親節不僅會送給母親送鮮花,而且會親手為母親做一頓飯菜,同時為了防止父親“妒忌”也會和父親喝兩杯。但是她也感概,“除非是送母上大人一個女婿,否則母上可能很難滿意。” 在中新網生活頻道采訪的過程中,多數網友表示在網絡上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以及討論“母親節”這只是一個方面,他們多數會在生活中做出行動,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也許是一句問候,也許是一個禮物,也許就是回家陪父母。 |
相關閱讀:
- [ 05-09]母親節,給媽媽做一次體檢吧
- [ 05-09]云霄:邊防官兵陪農村老人歡度“母親節”
- [ 05-09]廈門啟動母親節系列活動 向全市母親們奉送大禮包
- [ 05-08]中國人壽德化縣支公司開展“母親節”感恩活動
- [ 05-08]臺灣“母親節”溫馨多元 以花頌愛、以禮寄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