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生力量“普京一代”:自我實現更具可能性
2015-05-11 10:59:13??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祖國從哪里開始,從教科書的插圖本上,從忠實的戰友們身上,從母親教我們歌唱”,這首傳唱于上世紀70年代的蘇聯老歌,曾深深影響了一代俄羅斯人,其中包括總統普京——這位“硬漢”幾次深情演繹此曲。也正是在他的堅強領導下,俄羅斯自2000年以來開啟新征程,并隨之誕生了一股新生力量——人們稱其為“普京一代”。 俄羅斯有夢可做 熱愛國家、充滿活力、年輕有為、中產階級、精英階層……這些詞匯是人們形容“普京一代”的常用詞。別看他們很多人不到40歲,但已成長為行業骨干。31歲的鮑里斯年紀輕輕,已是莫斯科某機械制造企業設計處的處長。“我有一個夢想,想為培養新一代俄羅斯工程師創造環境。”鮑里斯務實的回答中透露著堅決和自信。這份堅決和自信,來源于他對當今俄羅斯社會的一個認識:“普京治下的15年,我覺得一大變化是在這個國家有很大的可能性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同樣感到俄羅斯有夢可做的,還有年輕的伊琳娜,這位25歲的女大學生向記者表示:“我敢說,我們這代年輕人比起上一代,更富有雄心,選擇面更廣,也更可能實現個人和事業的發展。”大學教師納斯佳也同意伊琳娜的觀點:“跟上世紀90年代相比,俄羅斯有了積極變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了,比如去國外度假變得司空見慣,自我實現變得更為可能。” 不過,鮑里斯也毫不諱言國家存在的一些問題:“相比蘇聯剛解體時,俄羅斯現在肯定有積極的發展,但這種發展并不是一直能被民眾感受到。而且,軍工業的巨大投入,讓航空、核能等技術得到較大發展,民用產品的生產卻受到沖擊,因此我們現在不得不大量進口日常消費品。”正是認識到這些,很多受訪者都把紀念勝利日看作是一個團結全國民眾應對新形勢下的新挑戰、打贏“新的戰爭”的偉大節日。 戰爭史是家庭史 說到勝利日,幾乎每個“普京一代”都有一個共同表達:整部衛國戰爭史,恰恰也是每個俄羅斯家庭的歷史,因為這些年輕人家里的祖輩都參加過戰爭。 伊琳娜這樣回憶家庭對她關于戰爭歷史的教育:“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曾經英勇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曾祖父沒有等到勝利來臨的那天。我奶奶經常給我講曾祖父的故事,很感人。她還給我講那些戰爭中失去親人者的悲哀,講戰爭中的女人是如何勇敢,在沒有父親和丈夫的日子里把年幼的孩子拉扯大,讀那些來自前線的信,講勝利日來臨那天,其他孩子是如何等待父親的歸來,奶奶卻沒有等來自己的父親……” 家庭教育讓伊琳娜從小對紀念勝利日就分外重視和投入:“勝利日當天,我早上看了閱兵式,欣賞軍人的英姿和醉人奪目的畫面,晚上看戰爭題材的電影。但其實過節從4月份就開始了,比如參加學校組織的紀念5·9音樂節、背誦詩歌、唱軍歌、縫制服裝等等。” |
相關閱讀:
- [ 05-11]默克爾到訪莫斯科 分析稱德國向普京伸出橄欖枝
- [ 05-11]普京會晤默克爾 稱建立歐洲新安全體系需著眼未來
- [ 05-11]勝利日慶典西方列席者寥寥 普京對抵制“滿不在乎”
- [ 05-09]普京:信任和團結是反法西斯戰爭留給世人的遺產
- [ 05-09]金正恩致信俄總統普京 祝賀俄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