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場閱兵的當下啟示:牢記歷史 倡導和平發展
2015-05-11 10:59:48??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5月9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盛大閱兵慶典,隆重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自世界約20個國家和地區及國際組織領導人出席慶典。 紅場閱兵不僅具有歷史意義,而且具有現實意義。它給人們帶來許多重要教誨和啟示。 首先不能忘記過去。“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通過閱兵,使人們銘記70年前那場殘酷戰爭。為戰勝德國法西斯,作為歐洲主戰場的蘇聯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其中人員傷亡2700余萬人。而在亞洲主戰場上的中國,為打敗日本軍國主義,也犧牲重大,傷亡3500萬人,經濟損失約6000億美元。而更令人深思的是爆發二戰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國際社會對德國和日本兩個戰爭策源地姑息養奸和肆意慫恿。當前,日本右翼勢力仍在為二戰戰犯招魂,參拜“靖國神社”,美化“侵略”,刪改教科書,妄圖篡改歷史,否定二戰成果,甚至修改日本“和平憲法”。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國際社會一定要提高警惕,決不能讓其圖謀得逞,讓歷史悲劇重演。 其次,聯合國應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聯合國憲章明確了處理國際關系和爭端的基本準則,是維護世界和平,避免發生戰爭的保證。然而個別國家卻以世界老大自居,為所欲為,或打著聯合國的幌子,或繞開聯合國,大搞單邊主義,先發制人,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今天,國際社會比任何時候都需要聯合國發揮主導作用,以實現國際關系民主化,建立公正、和諧的國際新秩序,杜絕出現新的戰爭策源地。 第三,倡導和平發展。當今世界已進入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各國政府和人民都積極致力于發展本國經濟,造福人民。在此背景下,國際社會應建立一種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摒棄冷戰思維,零和游戲,以便各國和平共處。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意在與沿線國家一道共建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從而推動全球化向更加包容的方向發展。 第四,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眼下人類面臨氣候變化、販毒、恐怖主義泛濫等諸多嚴峻挑戰。這非一國之力可解決,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將一如既往,繼續為此作出應有的貢獻。(作者系中國前駐中東大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 劉寶萊) |
相關閱讀:
- [ 05-11]紅場閱兵中國獲最特殊禮遇 壓軸出場體現中俄親密
- [ 05-11]紅場閱兵中國獲最特殊禮遇 壓軸出場體現中俄親密
- [ 05-10]特寫:紅場閱兵規模宏大 中國軍隊精彩亮相
- [ 05-09]俄將迎戰后最大規模勝利日紅場閱兵 解讀看點(圖)
- [ 05-09]安倍將于6月訪問烏克蘭 不出席俄紅場閱兵慶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