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日凌晨,海豹突擊隊突襲“基地”組織創始人烏薩馬·本·拉丹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小鎮阿伯塔巴德的藏身地。美國海豹突擊隊特種兵近距離朝本·拉丹額頭開槍,擊斃這名恐怖大亨。隨后,他的遺體被立即交付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下葬。 這是美國白宮釋放給全世界的有關本·拉丹之死的版本。 不過,美國老牌調查新聞記者西摩·赫什10日在英國《倫敦書評》上發表了一篇極具爆炸性的文章,稱白宮在本·拉丹之死的問題上扯了彌天大謊。他把白宮披露的版本直接評價為“夢游仙境式”謊言。 赫什說,過去幾年,他接觸了巴基斯坦和美國的一些情報人員,拼湊還原出本·拉丹之死的“真實版本”。 【謊言之一:“美軍突襲無人知曉” 】 赫什說,美方一直聲稱在尋找、定位本·拉丹的過程中美國“單兵行動”,但這與事實不符。 赫什說,熟悉本·拉丹在阿伯塔巴德原始情報的退役巴基斯坦高級情報官員和美國知情人士告訴他,實際上,巴基斯坦陸軍和三軍情報局早在2006年就已經掌握了本·拉丹藏身阿伯塔巴德的情況,只不過一直沒有告訴美國。美國后來得知情況后,就與巴基斯坦展開合作,就暗殺本·拉丹行動計劃進行協商。 而且,赫什說,巴基斯坦并非不了解美軍特種部隊的行動,巴基斯坦陸軍司令和三軍情報局長官事先都對暗殺行動知情。 【謊言之二:“追蹤信使順藤摸瓜” 】 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本·拉丹死后,在如何尋找到本·拉丹蹤跡這一環節,美國政府和官員談得最多的一個版本是,美國中央情報局追蹤到本·拉丹的一個信使,并通過他最終鎖定本·拉丹。 但赫什說,美國實際上是花了2500萬美元買通了一名巴基斯坦高級情報官員,從這名官員口中得知本·拉丹藏身阿伯塔巴德。在文章中,赫什說,這名巴基斯坦情報官后來被美國帶往華盛頓定居,目前是中央情報局顧問。 【謊言之三:“開槍射擊而后海葬” 】 赫什版的“本·拉丹之死”還提出,本·拉丹遺體被交付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下葬一說子虛烏有,海葬一事根本沒有發生。 他說,海豹突擊隊突襲本·拉丹寓所時,沒有發生任何抵抗,沒有任何交火,因為在此之前,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已經控制住了本·拉丹,把他繼續關在阿伯塔巴德那處寓所內。而且,美軍突襲那處寓所時,本·拉丹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基本上殘廢。 【事態還原】 赫什在揭露白宮版本的三大謊言后,重新描述了自2006年來的相關情況。 2006年,巴基斯坦掌握了本·拉丹藏身阿伯塔巴德的相關情況。2010年8月,一名巴基斯坦情報官走進美國使館,把情報告訴了美國,換走了2500萬美元。隨后,美國開始與巴基斯坦協商暗殺事宜。起初,巴基斯坦方面并不同意,雙方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談判。美國提出的要求是,巴方必須就暗殺行動保持沉默并暗中提供支持。一名巴基斯坦高級情報官說,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局長艾哈邁德·舒亞·帕夏后來在訪問美國期間還被警告,如果巴方不同意,美國會切斷對巴基斯坦的援助項目。巴基斯坦不得已才協助美國實施暗殺。 【作者其人】 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到,西摩·赫什的這篇文章一出,隨即引發媒體關注。這些年關于本·拉丹之死的各種說法不少,但由于赫什在西方新聞界名頭不小,且較為嚴謹,因此他的論調成為不少人求證和研究的對象。 赫什精通調查新聞,過去50年間,他最著名的兩大報道分別是,1969年曝光出美軍第23步兵師1968年在越南美萊村制造的美萊村大屠殺事件,以及2004年曝光出美軍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監獄的虐囚丑聞。(記者凌朔,編輯張偉,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
相關閱讀:
- [ 05-06]“情報門”攪動德國政壇 內政部長撒謊被要求辭職
- [ 04-24]美參議員批奧巴馬在TPP協議上撒謊 紐約市長宣布十年脫貧計劃
- [ 04-24]澳“抗癌”博主承認撒謊 曾稱以天然食品擊敗癌癥
- [ 04-23]新華每日電訊:“撒謊式回應”危害不比官員涉毒輕
- [ 04-23]“撒謊式回應”危害不比官員涉毒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