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讓“一帶一路”倡議在歐亞大陸落地生根
2015-05-13 17:35:26?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陳瑋 周艾連 |
分享到:
|
5月7日至12日,習近平主席訪問“一帶一路”倡議“緣起之地”哈薩克斯坦,訪問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俄羅斯、白俄羅斯。習主席此行在緬懷歷史、昭示未來的同時,也有著助推“一帶一路”倡議在歐亞大陸落地生根的現實意義。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在穿越古今的視角下審視“一帶一路”倡議,可以感受到它更為深刻的時代價值。70多年前,弱肉強食、零和博弈的叢林法則依然大行其道。不少國家想要富強,首先想到的不是合作共贏、共謀發展,而是侵略殖民、吞并奴役。也正是在這種野蠻短視的邏輯驅使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習主席在二戰勝利70周年的背景下訪問歐亞三國,就是要告訴世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銘記歷史、開創未來。如果說,習主席親自參加俄羅斯勝利日慶典活動,是對二戰歷史啟迪的再度昭示,那么此訪對“一帶一路”的推進,就是對歐亞大陸美好未來新的開創。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二戰期間,作為同蘇聯等國同仇敵愾、并肩作戰的戰勝國,中國深知“團結力量大”的道理。“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既是中國基于自身發展階段需要做出的戰略決策,也是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導下做出的普惠實踐。不同于傳統“高門檻、多前提”強加于人式的合作模式,中國力推的“一帶一路”秉持開放、包容、和諧等原則,在“政策、設施、貿易、資金、民心”這“五通”上大做文章,謀的是共同發展、求的是互利共贏。也正因為中國的胸懷之大,“一帶一路”倡議在僅僅一年多的時間里就收獲了沿線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響應參與。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四國雖然相距有遠近,但卻共享著相同的歷史記憶和未來愿景。中哈雙方在鐵路、港口、公路等基礎設施項目上的合作,正逐漸將“一帶一路”與“光明之路”的對接變為現實。中俄“一帶一路”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的聯合聲明的誕生,預示著中俄攜起手來奏響“1+1”大于2的發展協奏曲。在習主席此訪的最后一站,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我們是發自內心地為白中兩國間的關系而驕傲,為有這樣的伙伴而自豪”的“真情告白”,都足以讓人們對中白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合作充滿期待。 歷史總是為善于讀懂它的人照耀前程。當幾天來,“一帶一路”倡議作為習主席出訪的關鍵詞頻繁見諸各大媒體,人們分明看到了中國為歐亞大陸和平與發展做出的扎實努力。中國也借此告訴世界:避免二戰悲劇再現,實現人類持久和平的要義就在于讓自己的發展惠及各國人民,讓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夢想融入歐亞各國共同的愿景。(國平) |
相關閱讀:
- [ 05-12]國平:領袖風范總在細節間
- [ 05-11]周國平承認文章一定程度上退步了 否認不尊重女性
- [ 05-09]國平:攜手展示正義力量,共同捍衛勝利果實
- [ 05-08]國平:傳承戰斗友誼,開創中俄未來
- [ 05-05]程國平:否認歪曲二戰歷史的行徑和圖謀仍存在
- [ 05-04]國平:兩岸一家親,共筑中國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