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將超美成最大石油進口國 能源安全風險高
2015-05-14 07:42:47?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今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相關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石油進口達到每日740萬桶,美國的日進口量則只有720萬桶。當然,中國4月份石油大量進口,有借國際油價低迷之際加大戰略儲備的緣故。但是,中國進口量持續增加可能是必然趨勢。 《金融時報》文章認為,中國的石油進口量今年下半年會持續超過美國。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第一”的帽子,中國又戴定了。 看似是桂冠,實則是高帽,問題還真不會少。 對中國而言,這首先是一個經濟問題。中國石油進口不斷增加,必然消耗大量外匯。也就是說,中國創造的外匯財富,相當一部分將轉移給產油國。 其次,這可能衍生為一個政治和外交問題。過去,美國卷入中東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中東的石油,美國必須確保石油安全。現在美國正逐漸從中東抽身,中國則成了中東石油的最大主顧,中東的動蕩,無疑會牽涉中國的石油安全,這對中國外交提出了更大的考驗。 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外交也在調整,看似不經意的舉動,其實都是在進行宏大的布局。 比如,在緬甸修建油氣管道,這樣油氣資源可以從印度洋港口直接通往中國云南,避開了很容易被封鎖的馬六甲海峽。 同理,作為“一帶一路”的旗艦工程,“中巴經濟走廊”正在推進中,建設重心的印度洋瓜達爾港,地理上更靠近中東,未來將有高速公路、鐵路、油氣管道通往中國。 還有,中國與俄羅斯、中亞國家簽訂了多個重大油氣資源開發和管道輸送項目,實質上也是使中國能源來源變得更加多元化。 但要確保中國石油安全,最根本的,可能還是下面三個問題:第一,能否在本土能源上有創新發現?美國甩掉“進口世界第一”的帽子,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的能源新發現,尤其是頁巖氣和頁巖油這種“能源改變者”的大量開采。這既讓美國獲得了巨額的能源收益,更極大提高了美國的能源安全。 第二,如何盡可能地保證國際供應?這就需要建立龐大的戰略石油儲備庫。美國戰略石油儲備量相當于150天的石油消費,國際通行標準是90天,中國則普遍認為只有六七十天,盡管目前油價已經有所上行,但仍屬于歷史低位。加快修建儲備庫,加快石油儲備步伐,依然是當務之急。 第三,能否更環保地使用石油?不可否認,中國的柴油汽油雖然不便宜,但品質較歐美差了許多,因此污染更為嚴重。如何更環保地使用石油產品,找到其他替代能源,盡可能減少二氧化碳和霧霾的排放,不僅關系到全球氣候,更關系到我們自身的生活質量。 石油是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和戰略物資,當前油價低迷,可以說給予中國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但作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風險不可謂不高,必須在能源問題上有長遠規劃。“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其實,這也正是中國能源當前的真實寫照。(劉洪) |
相關閱讀:
- [ 05-13]漳州中石油開展“熱血送暖、為生命接力”無償獻血活動
- [ 05-10]伊朗官員稱伊俄“石油換食品計劃”迄今無進展
- [ 05-08]中國石油漳州銷售分公司
- [ 05-08]漳州中石油舉辦 “我和顧客的瞬間”演講比賽
- [ 05-04]中石油主要領導調整 王宜林任董事長、黨組書記
- [ 05-04]楊華任中海油董事長 王宜林赴中石油任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