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記者犀利質疑日本為“神風”申遺
2015-05-14 16:08: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日本南九州市知覽町,是太平洋戰爭后期日本展開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自殺式攻擊的作戰基地。上千名具有狂熱軍國主義思想的日本青年作為“神風特攻隊”,駕駛裝載單程燃料的戰機從這里出發。 位于南九州的“知覽特攻和平會館”,收集了約1.4萬份敢死隊員的遺物,并且連續兩年要為這些充斥著“玉碎”、“忠君”字眼的材料申請“世界記憶遺產”。 為了證明自己只是“單純向世人傳遞戰爭慘烈程度,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南九州市長霜出勘平13日在東京的外國記者俱樂部召開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一開始,日方人員就竭力洗白自己:“70年過去,留存關于那段慘痛記憶的人越來越少。我們絕對不是為了美化、合理化神風特攻隊歷史。”然而,面對多名外國和本國記者的犀利提問,他們卻頻頻陷入沉默。 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說,自己的印象與主辦方宣傳的并不相同。“紀念館的文字說明里,沒有一處提及戰爭的恐怖,特攻隊員給人留下高尚、甚至崇高死亡的印象。” 他要求主辦方解釋兩種印象的偏差,后者的解釋卻十分牽強。主辦方說,“知覽會館”的主要目的是要向人們傳遞和平的可貴。“從閱讀飛行員們的遺書,我們就能感受到戰爭的恐怖。如果大家對此有疑惑,我們以后會改善。” 一名德國記者問道,戰爭當然應該避免,但是誰應當為戰爭負責也不應該被忽略,這在“知覽會館”里卻沒有體現出來。主辦方生硬地回答:“我們并不處于應當回答你關于戰爭責任的問題的位置。” 美聯社記者問:“明知‘知覽會館’會被利用,成為美化戰爭的工具,為什么要冒著這樣的質疑,堅持申請世界記憶遺產?” 主辦方振振有詞地說,記憶遺產的種類有很多種,有好的、快樂的,也有悲慘的、苦痛的,都需要被保留下來。 現場記者說,參觀過“知覽會館”的人,都會得到與幾名西方記者相似的印象:它雖以和平為旗號,干的卻是為軍國主義招魂之事,居心可疑。在這個“和平會館”里,特攻隊員被塑造成悲情英雄,他們的“事跡”,非但不能啟發民眾反思戰爭,反而會引發對敢死隊員的同情甚至崇拜。 眾所周知,“神風特攻隊”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化身,是日本侵略戰爭中難以回避的一頁,當然應該被真實記錄下來。只是,缺了承認侵略歷史、真誠反省責任這個前提,它只會淪為日本右翼給民眾洗腦的工具。(朱超 郜婕) ? |
相關閱讀:
- [ 04-13]日本神風特攻隊遺書將在美二戰軍艦紀念館展出
- [ 10-27]日學者揭露神風特攻隊幕后真相:實為日本恥辱
- [ 06-14]日本“神風特攻隊”遺書申遺被拒 稱兩年后再申請
- [ 02-22]安倍助手公開贊頌“神風隊” 稱犧牲換來日本的和平
- [ 02-17]中日韓掀二戰文物申遺熱 神風特攻隊申遺被批褻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