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保政策將大拐彎 安倍竭力為自衛隊“解禁”
2015-05-15 08:13:37??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竭力解禁 安倍二度上臺以來,竭力推動解禁集體自衛權。所謂集體自衛權,即與本國關系密切的國家遭受其他國家武力攻擊時,無論自身是否受到攻擊,都有使用武力進行干預和阻止的權利。即一個聯盟所有成員在其中一個成員遭受攻擊時進行相互武裝援助。 根據1945年制定的聯合國憲章第51條規定,主權國家擁有“單獨或集體自衛的固有權利”。這一條款成為美國和前蘇聯分別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的法律基礎。 因為日本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之一,戰后,日本于1946年制定了后來被稱為“和平憲法”的新《日本國憲法》。依據其第九條“放棄戰爭,不設軍隊”的規定,放棄了集體自衛權,只允許行使個別自衛權,即在本國受到攻擊時行使武力。 禁止行使“集體自衛權”,是二戰后日本在“和平憲法”原則指導下,根據國內外形勢做出的重大政策選擇,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構成其“專守防衛”基本國策的一個具體要素。 冷戰結束后,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在日本政治大國化路線和國際形勢變化的推動下,日本某些人士急切推動安全防衛領域的調整和變革,開始加速要求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政治行動和發揮對外軍事作用的步伐,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在5月14日的記者會上,安倍再次聲言,新安保法案能確保日本行使“極為有限”的集體自衛權,旨在守護日本國民,這是日美兩國共同的認識。他對在野黨的批評加以辯解稱,在野黨“貼上了諸如‘戰爭法案’的標簽,這完全是錯誤的”。關于今后是否有可能修改法案,安倍稱“我認為該法案是最佳的”。 對此,日本《朝日新聞》刊文稱,新安保法案的實質在于從防衛日本自身到“國際貢獻”,安倍領導的執政聯盟打著“無縫應對”的旗號,進一步擴大自衛隊的海外活動內容及范圍。 共同社刊文指出,至此,日本從根本上改變了戰后一貫堅持的“專守防衛”基本方針,因《憲法》第9條而一貫頗為克制的安保政策迎來拐點。而在二戰結束70周年之際,有必要就此慎重討論。 NHK則認為指出,本次討論的法案反映出日本戰后安保政策發生巨大轉變,國會將如何對其審議,令人關注。 |
相關閱讀:
- [ 05-14]安保內閣決定安保相關法案 日本安保發生大轉變
- [ 05-14]安倍內閣今日傍晚召開會議 決定新安保法制內容
- [ 05-12]日本自民黨批準擴大自衛隊活動范圍的新安保法案
- [ 05-12]日本“專守防衛”理念變質 安倍力推安保法過關
- [ 05-12]日本正式啟動安保法修改程序 戰爭法案將通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