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科幻小說的夢想之一就是構建肉體,如《星球大戰》中盧克·天行者的手,《第五元素》中的紅發女莉露。有了3D打印以后,現實仍未趕上幻想,但有了生物3D打印以后,情況就不同了,它研究的正是打印身體組織。最近,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小型的生物3D打印機,可用于打印人工神經組織。 密歇根理工大學納米醫學與納米電子學實驗室主管、機械工程與生物醫學工程副教授圖洛·蘇庫法說,神經再生是生物醫學工程難題。“我們一出生就有了所有神經細胞,并且一直帶著它們,神經細胞一旦損壞就無法很好恢復。”但如今,納米技術仿生材料已能幫助脊髓受傷的病人,使他們損壞的神經再生。 目前已有一些設備能極為精確地打印出整個器官,但其體積像一間屋子那么大,放在細胞培養罩、孵化器和冰箱之間。研究人員希望把這些巨大設備變得小巧靈活,就像他們的小型打印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密歇根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這款小型3D打印機能放在一張老式課桌上,就像一個去掉了前蓋和兩側的烤面包機,不銹鋼圓盤外環繞著金屬框架,被紫外線燈照著,背面有液壓系統和管線。打印機“墨盒”中有一個大注射器,里面裝著一種紅色膠狀液體。只要給它裝上針式打印頭,即可拿出電腦,打印組織支架。 打印的關鍵是要有合適的“生物墨水”才可打印組織。神經需要生物兼容組織作為細胞支架,而細胞膜質納米晶體有極佳的機械性質,非常適合。此外,神經的功能是傳遞電脈沖,支架還要能導電。為此研究人員在打印材料中加了石墨烯,造出一種生物兼容性石墨烯—結合聚合體,將它們融化成膠狀,能在打印壓力下迅速流出。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將再研究一套精簡適用的方法,用于打印神經細胞。同時他們也希望所開發材料能有更廣泛用途,不止于神經再生。(記者 常麗君) |
相關閱讀:
- [ 01-30]新型3D打印咖啡杯下月將上太空 形狀奇特(圖)
- [ 12-18]研究者用3D打印技術制腫瘤模型 提高治癌精確度
- [ 12-09]奧巴馬3D打印塑像出爐
- [ 10-21]澳洲華裔醫生用3D打印術挽救病人腿 被指世界首例
- [ 10-20]日本3D打印槍支案宣判 涉案大學職員獲刑兩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