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闞楓馬學玲)1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使城市平均寬帶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資費水平。曾經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點名的“網速過慢、網費過高”問題獲得政策回應。
梳理可見,從為官不為到“奇葩證明”,從“處長把關”到網費過高,總理發飆斥責的現象,往往直擊社會“痛點”,在引發輿論共鳴的同時,一系列為改革和民生疏堵清障的政策舉措也密集出臺。
發飆之一:奇葩證明、辦證痛苦
總理原聲:
“你媽是你媽”,這怎么證明呢?簡直是笑話!
“老百姓辦個事咋就這么難?政府給老百姓辦事為啥要設這么多道‘障礙’?”
語境:
今年5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確定進一步簡政放權、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時,李克強痛斥某些政府辦事機構給民眾辦事設障。當天的會議,確定進一步簡政放權、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把改革推向縱深。李克強要求,各部門不能“放空炮”,更不能“糊弄了事”,要堅決打破部門利益,保質保量完成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藥方”:
連日來,總理頻對“奇葩證明”發飆,引發社會共鳴,網絡上掀起吐槽“辦證痛苦”的輿論風潮。如何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民眾辦事疏堵清障,持續引發關注。
李克強痛斥“奇葩證明”數日之后,5月12日,國務院召開的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部門到事業單位的副處以上各級官員,都聆聽了這場一個多小時的會議。
李克強提出要著力破除審批“當關”、公章“旅行”、公文“長征”等亂象,承諾要再砍掉“五個一批”:一批審批事項,一批審批中介事項,一批審批過程中的繁文縟節,一批企業登記注冊和辦事的關卡,一批不合法不合規不合理的收費。李克強還提出,要在年內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推動制定完善“三個清單”,用剛性制度管權限權,接受社會監督。
這次會議兩日之后,5月14日,國務院發文,在前期大幅減少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基礎上,再取消49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將84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調整為政府內部審批事項。今后不再保留“非行政許可審批”這一審批類別。進一步簡政放權的系列舉措密集跟進。
發飆之二——政策遲遲難落地,“處長把關”
總理原聲:
“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難道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
“中央研究了一年多,拿出政策,結果各種手續再走上一年,這不是鬧笑話嗎?”
“我們國務院的領導同志常常半夜拿到特急文件立刻就批了,但有些部門、地方的文件卻經常在那里原地‘轉圈’。這種現象必須堅決改變!”
語境:
在今年4月15日和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兩次發飆,嚴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沓。
此前,有關部門匯報時說,國務院常務會議幾項已經確定的政策,之所以遲遲沒有“落地”,是因為文件起草完成后,一直按照流程在相關部門等著“會簽”。李克強對此表示:我們出臺的許多政策,中央和各部門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經過詳細測算,并制定了非常具體的執行方案,但卻常常因為繁冗、拖沓的所謂“會簽”,讓一些好政策“遲遲落不了地”。
“藥方”:
針對政策遲遲難落地的諸多“堵點”,4月28日,國務院第一次對文件的會簽時間提出了時限要求。
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通知明確:無論是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的擬以國務院或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印發的文件,還是以部門名義印發或聯合印發的文件,都必須在會議結束后7個工作日內印發;有重大修改意見需要協調的,須在10個工作日內印發。
外界評價,國辦下發的這則通知,就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文件:從4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李克強總理表態,到4月28日文件出臺,用了不到7個工作日的時間。
發飆之三——為官不為、庸政懶政
總理原聲:
“我在基層調研時注意到,有些地方確實出現了‘為官不為’的現象,一些政府官員抱著‘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甚至‘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態度,敷衍了事。”
李克強加重語氣說,“說的難聽點兒,這不就是尸位素餐嗎?這樣的庸政、懶政同樣是腐敗,是對國家和人民的極大不負責!”
語境:
這是在2014年5月3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厲聲斥責基層官員的庸政、懶政。在十八大后的反腐整風大潮中,官場中“為官不為”之風悄然蔓延,備受民眾詬病。新一屆政府成立兩年多來,“為官不為”也可算得上讓李克強高頻發飆的現象。
“藥方”:
今年2月9日,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李克強強調,各級政府和領導干部要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勤勉盡責、善謀善為。對懶政庸政怠政要嚴肅問責,對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碌碌無為的干部,堅決采取組織措施,為官不為的典型要公開曝光。
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治理,明確要完善政績考核評價機制,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要公開曝光,堅決追究責任。這是“為官不為”20年來首入政府工作報告。
針對“為官不為”,遼寧、湖北、湖南、貴州等多地陸續出臺相關辦法,為“為官不為”行為畫紅線、列清單,同時采取將不勝任現職干部召回等多種問責追責方式,力促官員為官有為、為官敢為。
發飆之四——網速太慢、網費過高
總理原聲:
“有些發展中國家的網速都比北京快!”
“現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問‘有沒有WiFi’,就是因為我們的流量費太高了!”
“我們去年一億多人次出國旅游,結果出國漫游的增長速度卻是下降的,因為漫游費太貴了!我聽說,很多導游都隨身帶一個WiFi信號發射器,既方便組織游客,又為他們省了錢。”在研究討論降低網費、流量費時,李克強說,“一億游客出國,這是多大的市場啊!老百姓很清楚,你的網費、流量費太高,他就不用了!”
語境:
截至2014年12月,中國已擁有近7億網民,但網速太慢、網費過高問題一直備受民眾詬病。為此,李克強頻頻動怒,在今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上、4月14的一季度經濟形勢座談會上、5月1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他分別作如上表述。李克強強調,要把網絡帶寬提上去,流量費降下來,“薄利多銷”。
“藥方”:
李克強敦促“提網速、降網費”第二天,4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微博@工信微報即發布消息稱:為落實李克強總理指示,我部將加大今年寬帶專項行動中“加快4G建設”、“大幅提升網速”等工作的力度,使老百姓上網速度更快,價格更優惠。
約一個月后,5月13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鼓勵電信企業盡快發布提速降費方案計劃,實施寬帶免費提速,使城市平均寬帶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資費水平,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等服務。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對寬帶提速降費給出了量化管理,如:使城市平均寬帶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今年新增1.4萬個行政村通寬帶;積極引入民資,年內寬帶接入業務開放試點企業增加到100家以上,等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