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中印海洋領域合作文件15日簽署,雙方將開展海洋科學、海洋技術、海氣相互作用、氣候波動與變化、海洋生物化學研究和生態系統、地質和地球物理方面的合作。 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印度總理莫迪的見證下,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與印度駐華大使康特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和印度共和國地球科學部關于加強海洋科學、海洋技術、氣候變化、極地科學與冰凍圈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簡稱《備忘錄》)。 該《備忘錄》的簽署,為亞洲兩個重要的海洋國家開展海洋合作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將開啟中印海洋合作的新紀元。 根據該《備忘錄》,雙方將開展海洋科學、海洋技術、海氣相互作用、氣候波動與變化、海洋生物化學研究和生態系統、地質和地球物理方面的合作。 國家海洋局與印度海洋開發部于2003年6月23日在北京簽署了《中國國家海洋局與印度海洋開發部海洋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后印度國內機構調整,海洋開發部合并入地球科學部。 近年來,兩國海洋部門、科研機構和專家間開展了良好的互訪與交流活動,與有關國家一道推動了印度洋海洋觀測系統(Indoos)的規劃、建設和運行,徹底改變了印度洋缺乏現場觀測資料的局面。 201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正式批準了實施第二次印度洋考察(IIOE-2),中印兩國為該計劃的發起、規劃和編制科學計劃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極地領域,中印兩國都是《南極條約》的締約國和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積極參與國際極地事務。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與印度國家南極與海洋研究所是“亞洲極地論壇”的成員單位,雙方設在南極的“中山站”和“巴拉提”站,設在北極的“黃河站”和“希瑪德里”站,相互支持,在極地科學考察和后勤保障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大洋科考領域,中國與印度都是國際海底管理局的重要成員國,雙方在海底資源勘探與開發技術、深海海洋環境保護等方面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為推動國際海底區域制度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印度是重要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方在海洋領域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雙方將以簽署本《備忘錄》為契機,進一步商定共同感興趣的項目合作,探索相互促進、互利合作和共同發展的契合點,推動海洋領域的務實合作。 |
相關閱讀:
- [04-28] 中印兩大鄰國全力救援尼泊爾 西方視為爭奪影響力
- [05-13] 印媒給莫迪訪華“提期待” 重點關注中印高鐵合作
- [05-15] 美媒:莫迪訪華彰顯中印經濟合作重要性
- [05-15] 李克強同印度總理莫迪共同出席首屆中印地方合作論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