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幾年法國的軍售活動真可謂是“春風得意”,“陣風”戰機半年連簽三個大單炙手可熱,護衛艦和潛艇項目也是紅紅火火,可以說法國軍工企業的形勢一片大好。可就是因為烏克蘭危機,兩艘為俄羅斯造好的“西北風”兩棲攻擊艦不賣了,法俄關系也因此驟然降溫。
一時間,這兩艘巨艦成了焦點話題。甚至有媒體傳出法國要把剛造好的軍艦拆毀,這顯然太不靠譜。但是“西北風”兩棲攻擊艦的去向也著實讓人關注。
目前法國海軍已取消造第四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規劃,將長期保持三艘“西北風”的精干兵力,多了也養不起。那么對其有興趣的國家掰著手指頭數一下,也無非是中國、印度、巴西、加拿大。
加拿大這兩年購艦計劃很多,但老是雷聲大雨點小;印度雖說有這個實力,不過由于其海軍發展現階段以打造并強化航母編隊為主,對于兩棲作戰需求并不迫切;而巴西海軍已經有一艘大艦要養活,再買一艘的可能性太小。剩下的有實力和需求的可能就剩中國了。而日前法國海軍“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恰好到訪中國,更加引起了媒體的興趣。有媒體更是直接報道稱,法國為俄羅斯建造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可能會轉賣給中國。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當事國不得不出面辟謠。
美國肯定會從中作梗
理論上看這似乎是一件不錯的交易,但是這樣的軍售交易幾乎不可能實現,一個是外部的障礙問題,外部有兩個極大的障礙無法逾越,還有一個是自身需求問題。
外部因素之一是美國的因素,眾所周知,美國一直對別國售華武器及軍事技術轉讓大加干涉。時至今日,美國也絲毫沒有解除對華武器出口限制的跡象。而隨著中國的國力增強和軍事技術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國已經大幅度降低了對外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的依賴程度,并轉而成為世界上武器出口的重要國家之一。
另一個因素就是“歐盟禁令”。雖然歐盟的禁令實際上并無嚴格意義上的法律約束力,解釋權留給了各成員國。關鍵的問題還是在美國,為了達到遏制中國,控制歐洲的目的,美國對歐盟對華軍售解禁問題一直極力阻撓,而希望通過購買“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來突破西方武器禁運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勢必會遭到美國的反對。
“西北風”值得學習借鑒
拋開上述軍售可能性方面的問題,而完全從中國自身方面來考慮,中國是否需要“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呢?
首先說裝載能力,“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大噸位和精心設計使其綜合裝載能力明顯超過我國071型大型登陸艦。其車輛甲板可裝載59輛各式裝甲戰車(071型為近50輛),其中一個方案是多達一個加強營的40輛主戰坦克,有著車輛進出通行的大艙門。人員住艙最多可容納900人(071型約800人)。
雖然航空能力并非“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最為出眾之處,但作為具備大面積甲板機庫的兩棲攻擊艦,仍然比071型強一個量級。而且售俄的這兩艘綜合考慮了操作法制和俄制直升機的需要,而我國直升機家族恰好又是以法式和俄式產品為主,故而其機庫和升降機基本不需太多調整即可使用國產直升機。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更為強大的指揮功能是經常被提起的優勢,該艦也因此被稱作指揮艦。相比之下071型雖然也強調指揮功能,但更多偏向于對兩棲編隊中的登陸艦的,缺乏對其他艦艇的指揮能力是個問題。而“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研制時就明確有著編隊指揮的使命,其作戰指揮系統改良自“戴高樂”號航母。艦上擁有一個面積為850平方米的指揮中心,能容納150名人員,可作為多國聯合特遣部隊的指揮中心。西北風級的自動化程度也很高,艦員僅160人。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另一重要價值是和平時期更強的多樣化任務能力。071型在研制時仍以進行大規模立體化登陸作戰為主,這方面考慮的并不是很多。
中國不當這冤大頭
綜上所述,“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確實有過人之處值得學習和借鑒,但未必能達到中國需要的程度。任何國家發展自己的軍事裝備,都是基于自己國家在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內軍事斗爭的發展方向的判斷和戰略規劃,在引進外國武器裝備上也同樣如此。如當年中國購買“蘇-27”戰機、“現代”級驅逐艦和“基洛”級潛艇等俄羅斯武器就是基于自身需求而確定的。
對中國來說,“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性價比實在讓人搖頭,法國出售給俄羅斯的單艦售價為6億歐元,而且是部分采用民用標準設計建造,這個價格是中國071型大型登陸艦造價的數倍,而中國的071大型登陸艦則全部采用軍用標準設計建造。如此不堪的性價比,中國有必要去當冤大頭嗎?
而如果“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被中國海軍購得,那么艦載電子、武器的協議與中國海軍自身所規定的不同,這將是極其麻煩的事情。而如果進行國產化改裝,其工程量巨大和造價高昂。
與“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所不同的是,“現代"級驅逐艦是當時中國海軍急需而又無法研制的武器,"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則并沒有急迫性,并且中國完全有能力進行獨立研制,甚至能研制出比“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性能指標高得多的兩棲攻擊艦。
另外,任何軍艦的引進并不是簡單的軍艦的引進,背后必須有完整的勤務保障體系支撐,否則根本無法有效發揮其作戰效能。西方國家及俄羅斯在武器裝備軍售的服務保障及零配件供應上都是要價極高的,如中國購買的“現代”級驅逐艦和“基洛”級潛艇,在早期都必須由俄羅斯專家指導維修并使用他們提供的價格昂貴的零部件,這導致中國海軍下決心完善自己的維修體系和零部件的研制,而西方國家的維修保障價格恐怕比俄羅斯還貴。
綜上所述,中國購買“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不但有美國和“歐盟禁令”的因素,就是從中國海軍的需求上來說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更何況美國及歐盟對華軍售的禁令,反而成為催化劑,促進了中國的軍事工業的發展和進步,用中國的俗話說,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本報綜合消息
制圖董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