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竺可楨”號遠洋綜合調查測量船抵巴西友好訪問
2015-05-18 11:07: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中國海軍“竺可楨”號遠洋綜合調查測量船抵巴西進行友好訪問 中新社薩爾瓦多5月17日電(楊新明莫成雄)當地時間5月17日上午,中國海軍“竺可楨”號遠洋綜合調查測量船抵達巴西薩爾瓦多港,開始對巴西進行為期6天的正式友好訪問。 該船是執行環球航行、結合出訪任務,圓滿完成第二航段任務后抵達巴西的。此次任務,是中國邁向海洋強國進程中的一次重大航行任務,是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一次積極探索,是中國海軍首次組織海洋綜合調查船環球調查測量暨出訪的非戰爭軍事行動,也是東海艦隊首次組織單艦開展環球航行訓練。 此次任務指揮員、東海艦隊某作戰支援艦支隊副支隊長呂界棟介紹說,面對嶄新的使命,“竺可楨”船官兵將以更高的標準、嶄新的姿態,在陌生大洋上開辟戰艦航道、尋找“制勝通途”、搭建中國海軍揚帆遠航的“高速公路”,爭做挺近深藍的“偵測先鋒”。 該船曾于2014年5月至10月奉命執行馬航MH370失聯客機搜尋任務,先后2次穿越赤道,3次與馬來西亞、澳大利亞代表團展開技術合作與交流,7批次向國際聯合搜救中心提供掃測成果數據400余萬組。在為期157天、3萬多海里的航程中,“竺可楨”船在陌生的遠海大洋,首次成功參與國際性聯合搜救行動,受到了國際同行和世界輿論的高度贊譽,創造了單船海外部署時間最長、航程最遠、浪高4米以上惡劣海況連續航行作業時間最長3項新紀錄,譜寫了中國海軍海洋調查測量事業的新篇章。 近年來,“竺可楨”船聚焦強軍目標,按照“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創新全天候調查測量模式,探索全球綜合調查測量方法,先后制定出《應急水文調查測量》《夜間測量拖魚標準化拖拽程序》《聲學深拖掃測方案》《沉船、障礙物掃海測量方案》等預案和訓法,遠洋調查測量能力大幅提升。 該船官兵首次開展精密測繪,就確認了2座海山為人類首次發現,為國際海底地形命名提供了準確依據。為了給國際船舶航行提供準確的海洋地理環境信息,他們刻苦鉆研信息化調查測量裝備,苦練信息化條件下調查測量本領,拓展軟硬件設施設備的最大效能,對30余套調查測量裝備和數十套方案預案予以高強度、飽和式檢驗,形成了全天候開展不同水深、不同地理環境作業等調查測量能力,探索出20多項復雜海況等條件下的調查測量方法。(完) ? |
相關閱讀:
- [ 05-12]中國海軍“亮艦”地中海 系“最遠”軍演
- [ 05-12]中國海軍“亮艦”地中海 系“最遠”軍演
- [ 05-11]中俄地中海軍演今啟動 主力艦亮相中國海軍最遠演習
- [ 05-11]中俄地中海軍演今啟動 主力艦亮相中國海軍最遠演習
- [ 04-10]中國海軍官員回應也門撤僑軍艦上官兵吃咸菜報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