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下徹宣布將退出政壇 為安倍政權運營蒙上陰影
2015-05-19 15:53:53??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近年來日本曝光率最高的政治明星、第二大在野黨維新黨最高顧問、大阪市市長橋下徹17日晚宣布接受“大阪都構想”公投遭否的結果,并兌現在2015年12月市長任期結束后退出政壇、永不重返的承諾。由于橋下徹在修憲議題上與首相安倍大有交集,日本輿論認為,橋下徹宣布退出政壇將會對安倍政權今后的修憲戰略以及在野黨重新洗牌產生較大影響。 以10741票微弱劣勢遭否 大阪市17日舉行了有關“大阪都構想”的公投,結果顯示反對票為70.5584萬張,贊成票為69.4844萬張,橋下徹主推的“大阪都構想”最終以10741票的微弱劣勢遭到否決。而據大阪市選舉管理委員會統計,當天投票率達到了66.83%,是大阪市歷屆居民投票中參與者最多的一次。 在擔任大阪市市長之前,橋下徹曾是大阪府知事,而“大阪都構想”就是其在擔任大阪府知事時的2010年1月提出的,他主張同一地兩個行政組織是浪費稅金,力推將兩個組織合并為“大阪都”,即取消大阪市,將現在大阪市的24區重組為八九個各擁有30萬人口的特別自治區。“大阪都構想”的目的是要打造關西重鎮,拓展大阪發展空間,減少選舉和行政成本,把現行的“府-市-區”管理體制簡化成東京都那樣的“都-區”體制,以消除存在于“府政”和“市政”間的“雙重行政”問題。 橋下徹在有關“大阪都構想”的公投遭到否決后立即召開了記者會,他表示,“非常鄭重地看待這一結果。(大阪)都構想沒有被市民接受,是我未能好好(向民眾做出)解釋,是我自身能力不足。”他宣布將信守此前的承諾,在12月任期屆滿后退出政壇,將來也不會重返。 要求地方分權迅速走紅 橋下徹是近年來日本政治中“地方勢力”崛起的代表性人物,其以極高的人氣為武器,不僅要推進大阪改革,還插手中央政府的改革。 橋下徹的政治生涯起步于2008年,他作為知名律師和電視藝人以無黨派身份獲得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支持,當選大阪府知事。在任內,他讓大阪府的財政赤字減少了100多億日元,并嘗試提高地方的自治權力。隨后,橋下徹創立了地方政黨“大阪維新會”,并再次成功當選大阪市長,以推進其提出的“大阪都構想”。2012年9月,橋下徹又創立政黨“日本維新會”向中央政壇進軍,并合并了石原慎太郎的“太陽黨”,在當年12月舉行的日本眾議院選舉中,“日本維新會”一舉拿下54個議席,成為可決定日本政治走向的重要第三極勢力,而作為“日本維新會”的核心人物橋下徹更是一時風光無限。此后,橋下徹與石原慎太郎政策理念矛盾加劇,最終“日本維新會”于2014年9月解散。橋下徹重組“維新黨”,擔任黨最高顧問,更專注于推動“大阪都構想”的實現。 日本輿論認為,橋下徹的政策理念就是打破中央集權。橋下認為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但如今必須要通過新的“維新”再次恢復地方分權。中央的政治家為拉攏民眾和維持政權,不斷增加財政支出,最終導致國家債務負擔沉重,目前日本累計債務余額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200%,繼續這樣下去,日本早晚會陷入破產。不過,反對派認為,橋下只不過是抓住了老百姓擔心日本未來的不安心理,然后編造一些聽起來悅耳的言論,以獲取支持。有反對者表示,雖然縮減政府預算支出并非壞事,但如果連社會福利和救濟弱者的預算都要削減,那就是因噎廢食了。對于重視秩序和既得利益者而言,橋下是非常危險的人物。 |
相關閱讀:
- [ 12-23]橋下徹暫辭日本維新黨共同代表 專心應對地方選舉
- [ 08-06]橋下徹批《朝日新聞》涉慰安婦報道影響日韓關系
- [ 05-14]日民眾游行要求橋下徹辭職 “大嘴”橋下徹不悔改
- [ 04-25]橋下徹出席眾議院會議 承認大阪都構想操之過急
- [ 04-08]橋下徹辯稱鼓勵發展“二奶經濟”發言系玩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