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尼泊爾8.1級大地震過去兩周,中國西藏日喀則市聶拉木、吉隆、定日和阿里地區普蘭等遭受嚴重影響的邊境縣,出人意料地秩序井然、安寧和諧,出人意料地歌聲飛揚、夢想遍地。在這場驚世駭俗的巨大災難面前,除強震當日不幸逝于亂磚碎石重創猛擊的人員外,西藏災區再未增加新的傷亡,也未發生任何疫情;近6.4萬名被安全轉移至“臨時家園”的受災群眾,很快走出恐懼和悲傷,信心百倍地開始重新騰飛前的積極熱身。 在每一處安置點,人們見得最多的是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和一只只高高豎起的大拇指,聽得最多的是一聲聲發自肺腑的“拉托其”(謝謝)和一曲曲情深意切的“再唱山歌給黨聽”。感恩,成了各族受災群眾的集體情感和共同心聲,成了地震廢墟上豐茂綻放的七彩花朵,鮮艷無比、芬芳四溢,溫暖了一度哀聲四起的雪域、撫平了曾經鮮血淋漓的心田…… 在對比權衡中感恩黨和政府,堅定跟黨走的信念 天災降臨,如何反應,測試的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感情的深淺;反應實效,檢驗的是黨和政府應急處突能力的強弱。毫無疑問,黨中央、國務院和西藏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以實際行動向全國人民交出的是一份相當合格的答卷:習近平、李克強、俞正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為及時有效開展抗震救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動力;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迅速成立以陳全國書記為組長的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全盤統籌,確保了對抗震救災工作的正確統攬和高效調度;日喀則市、阿里地區及其所轄各災區縣、鄉(鎮)黨委政府臨危不亂、靠前指揮、果斷處置,贏得了將災害降到最低程度的有利時機。 回首地震發生以來的點點滴滴,不難看出,無論統計災情還是疏散群眾,都實現了第一時間的目標;無論搶通被堵塞道路還是運送救災物資,都達到了第一時間的要求;無論維持災區治安還是開展執紀監督,都搶得了第一時間的先機。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干部的爭相作為、快速作為、正確作為,使得大部分受災群眾在地震當晚即住進了帳篷、喝上了開水、吃上了熱食,成功規避了100多次余震及其次生災害造成的更大悲劇。然而,兩周時間過去了,一貫宣稱為藏族同胞謀福祉的十四世達賴集團卻演起了葉公好龍的把戲,至今沒人見到過他們參與抗震救災的任何行動,甚至沒人聽到過他們關于抗震救災的任何聲音。顯然,十四世達賴集團最關注的還是“藏獨”“事業”,對搶險救災之類無助于其撈取政治資本、實現政治野心的“凡塵俗事”并無興趣。在他們的慣性思維中,受災群眾只不過是“身份低賤的下等人”,根本沒必要出力出錢予以救助,哪怕僅僅為遇難同胞舉行一次祈福法會,也“懶得麻煩”。 再看看黨和政府,不僅有力有序有效地組織開展抗震救災工作,迅速奪取了國內抗震救災戰斗的階段性勝利,而且第一時間派出搶險救援“國家隊”赴尼泊爾抗震救災,并首次成建制調遣武警部隊出國,幫助尼泊爾搶通道路,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尼泊爾政府及其人民的高度贊譽,讓包括災區群眾在內的每一名中國人心生自豪、莊嚴滿懷。 對黨和政府感情深厚,充分信任、高度信賴,及時點燃了廣大受災群眾心中的希望之光。災難發生后,一度成為“孤島”的聶拉木縣樟木鎮現場指揮員李冬要求集中所有物資統一調度使用,連他自己都沒想到,這道原以為會有難度的指令,居然沒遇到任何阻力,落實得又好又快;組織受災群眾轉移的每條路上,除了頻頻回望廢墟下故土的目光,全程沒出現任過何哭罵、吵鬧和混亂?!案骷壉啦祭玻I導)都說,黨和政府一定會替我們重建家園。我們相信黨和政府,相信崩布啦,因為以前他們說的話都得到了落實。”這一聲音,集中反映了廣大受災群眾的共同信念。 在日喀則市拉孜縣和桑珠孜區等轉移群眾安置點,絕大多數帳篷上有群眾自發插起的五星紅旗獵獵飄揚、帳篷內有群眾自覺懸掛的我黨歷代領導人畫像熠熠生輝——緊急轉移時刻,多數受災群眾來不及全部拿走重要財物,卻沒忘記帶上神圣國旗和我黨歷代領導人畫像。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失去的財產就一定會回來;而一旦離開黨和祖國溫暖的懷抱,再多的財產,都可能在災難面前化為烏有。每日晨起,虔誠信奉藏傳佛教的受災群眾,很多都要拜過領導人畫像、敬過五星紅旗后,才開始誦經禮佛。“再唱山歌給黨聽,幸福的歌兒獻給你,民族兄弟姐妹心連著心,我們攜手和諧家園……”安置點上空,每天都有動人的歌聲隨著祥云一起自由飄蕩。大難之后,包括災區群眾在內的西藏各族人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心曲,更加令人感懷、令人動容、令人欣慰。 在死而復生中感恩救災英雄,樹牢生產自救信心,不管戰爭來臨還是天災突降,每逢危難之際,總有英雄層出不窮,總有深恩銘刻于心。 “4.25”地震發生后,最先站出來是各級黨員干部和人民子弟兵。面對突如其來的山崩地裂和房傾屋塌,那一瞬間,他們和常人毫無二致的凡胎肉體里,肯定有著同樣的驚恐和絕望。但是,涌在心底的使命和壓在肩頭的職責,使他們迅速鎮定了下來。挺立在震動搖晃的大地上,他們迎著魂飛魄散、狂奔亂跑的人群,揮起大手,敞開嗓門,為受災群眾服下了第一顆定心丸:“大家不要慌,我是黨員干部,聽我指揮!”“子弟兵就是你們的兄弟、你們的兒子,一定會幫助大家渡過難關!”人群自此安靜下來,秩序自此逐漸恢復。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安靜”和“秩序”,才成功避免了踩踏事故和趁亂打劫案件的發生,成功形成了撤離疏散的忙而不亂,成功帶來了分發和領取救災物資的井井有條。 當人們到達開闊地域撫著胸口感慨“好險”的時候,黨員干部和子弟兵已經轉入抗震救災的下一個階段:調查統計災情、搜救被困人員、尋找安全地帶、搭建救災帳篷、運送救災物資…… 震后3分鐘,日喀則軍分區駐樟木某團一連和駐吉隆某團一連便分別組成第一梯隊,就地就近展開救災行動;武警聶拉木、吉隆兩個縣中隊除留下遂行執勤、維穩任務的必備兵力外,當即組織其余官兵全部帶著簡易救災工具,第一時間在縣城排查、摸底、搜尋;公安邊防樟木、吉隆兩個檢查站同樣在第一時間派出兵力踏勘災情、搜救人員。 幾乎是與此同時,各級黨員干部也迅速行動起來:正在樟木鎮檢查工作的聶拉木縣委副書記、山東煙臺援藏干部李冬站在一輛消防車頂剛安撫好受災群眾的情緒,就馬上帶領另外兩名干部跑到鎮外尋找安全地帶,邊跑還邊用對講機聯系鎮政府和駐地部隊,了解全鎮災情、確定臨時安置點、協調救災物資;聶拉木縣包括6名女同志在內的19名紀檢監察干部,全部進入救災狀態,冒著余震危險下村了解災情,統計房屋受損情況,安頓各族受災群眾;吉隆縣紀委駐薩勒鄉鍋巴村工作隊隊員曲達不顧個人安危,沖進一幢倒塌了一大半的民房,救出4歲孩童赤烈后,立即又轉身跑向另一處倒塌的房屋。 救災行動像春風一樣,迅速吹遍所有城鎮和鄉村:公安干警站出來了,學校老師站出來了;機關干部沖到了一線,鄉村黨員沖到了一線;各級駐村工作隊員的身影出現在了受災群眾眼前,各種“黨員先鋒隊”“公仆救援隊”的身影也出現在了受災群眾眼前…… 人們無法忘記,那句“等大家撤完了我們才離開”的承諾,那聲“只要還有一名群眾沒找到,我們就絕不放棄”的誓言。人們同樣無法忘記,那些因為幾天幾夜沒休息而變得血紅的眼睛,那些因為拼命刨挖亂磚斷石以致傷痕累累的雙手。人們更加無法忘記,那些自己家里也受了災,卻偷偷擦掉眼淚,極力安慰群眾“放心”的鐵骨柔情;那些把受災群眾安全轉移到“臨時家園”后,來不及喝一口酥油茶,就一頭倒在地上鼾聲震天的如釋重負。 “有人說你叫深情,總把老百姓置于自己頭頂;有人說你叫忠誠,從不褻瀆職責辜負使命?!币晃幌矚g寫詩的災區姑娘用自己的方式向所有救災英雄袒露心跡,“我們沒看清你的容顏,也不知道你的姓名。面對雪山,我們只想深情地喊一聲恩人,恩人啊恩人請你放心,我們正邁開雙腿踏歌前行;展望未來,我們只想熱烈地擁抱一次恩人,恩人啊恩人請你相信,我們一定完成生產自救重任,讓廢墟重新變成高樓,讓蒼穹再次飄滿祥云……” 在安寧祥和中感恩全國人民,煥發重建家園活力。 團結就是力量,互救就是希望。地震發生后出現的各種感人場景,必將牢牢鐫刻在很多親歷者心中,溫馨溫暖,永志不忘。 在聶拉木縣樟木鎮,有的游客驚魂甫定,扔下行囊便投入抗震救災戰斗;在吉隆縣吉隆鎮,一群外來民工二話不說就奔向倒塌房屋搜救人員。一些來自內地的商戶,第一時間向受災群眾無償提供衣物、糧食、礦泉水等物品;一些進藏施工隊,主動使用自己的機械設備,配合當地政府和救災部隊鏟土救人、搶通道路。在樟木鎮6000多人撤離轉移途中,部分自駕游游客下車徒步,把座位讓給老弱病殘;在有的臨時安置點,部分進藏施工隊和商戶把鍋灶架在帳篷旁邊,向受災群眾免費供應熱湯熱食…… 災難面前,人們心里沒有地域之分、民族之別、貧富之界,有的只是對生命的高度尊重、對災害的同仇敵愷、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理念的躬身實踐。那一瞬間,許多內地人把自己當成了西藏人、把素不相識的民族兄弟當成了牽筋連骨的手足同胞、把搶險救災當成了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 緊接著,人們以捐款捐物共克時艱的方式,讓又一波暖流持續不斷地涌向災區。連日來,西藏各級各地各部門一個不落地相繼為災區捐款;各兄弟省市同樣不甘落后,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民營企業、公民個體,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紛紛獻出拳拳愛心。 據西藏日報消息,截止5月5日16時,即災情發生第10 天,西藏自治區民政廳“4·25”抗震救災應急工作組接收捐贈辦公室累計接收捐獻款額6557萬余元,其中5月5日即接收1976萬余元;接收捐贈物資價值422萬余元。 又是4天過去了,顯然,最新捐贈數據肯定遠遠大于該舊有數額。而且,這還不包括通過紅十字會等途徑所接收的捐款捐物。 “幾位游客拼命抬起石板,把我從廢墟中拉出來。我問他們叫什么名字,有個挺白的帥哥說,他們都叫中國人,跟我是一家?!痹诶慰h轉移群眾安置點,一位阿佳(大嫂)反復念叨自己的救命恩人,“沒有他們幫助,現在我是死是活都很難說,哪會過得這么自在幸福呀?緩過勁兒后,我們只有盡快重建家園,才對得起所有的恩人啊。” “子弟兵和黨員干部就像親人一樣,幫我們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在黨和政府的領導和很多好心人的幫助下,黑暗正在退去,我們重建家園的日子就快到來?!蓖瑯邮抢慰h安置點,在地震中失去4位親人的西熱堅參望著遠處的雪山,神情淡定,目光堅毅。 中國這么大,啥災都不怕;災難這么重,不棄中國夢。 走過昨天,眾志成城;抓住今天,干勁十足;擁抱明天,信心百倍。 看,感恩之花正在地震廢墟上豐茂綻放;瞧,懷揣夢想的受災群眾整裝待發即將上路…… |
相關閱讀:
- [ 05-15]西藏軍區某團抗震救災紀實:大愛譜寫愛民壯歌
- [ 05-15]堅決打好抗震救災持久戰
- [ 05-13]人民日報評論員:抗震救災見證國家價值
- [ 05-11]中組部向西藏地震災區下撥500萬抗震救災黨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