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制度設計成了“長滿裂縫的臭雞蛋” 記者了解到,水利工程監管環節眾多,參建單位派有監理、還有質量監督、施工抽檢、竣工抽檢、招投標等,制度設計環環相扣,但是管理環節多了,滋生腐敗的環節也在相應增多。 此外,一些制度設計上看似“完美”,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成了“長滿裂縫的臭雞蛋,引來蒼蠅亂飛”。廣西一位在水利系統工作的干部告訴記者,以招投標管理為例,為保證公平,參與評標的專家都是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廣西有自治區級的專家庫,下轄一些市級分庫,按照相關規定,標的額小于一定金額只需在市一級的分庫中抽取,由于市級專家庫人數少,加上基層水利項目普遍標的額小,導致暗箱操作多發。 “我們市的專家庫只有幾十個人,基本都是本市的,其中還有外行的非水利系統專家。一些企業常年在當地參與投標,慢慢就熟悉了很多專家。加上業主單位可以委派一名評委,一旦業主單位和投標企業合謀,這種制度設計的漏洞就更大。”這名水利系統干部說。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說,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成立全國聯網的水利項目招投標網站,所有招投標信息都要在網上公開,接受群眾監督。“這樣一來,一個水利工程項目誰設計,誰招投標,誰中標,誰監理,誰驗收,項目預算結算、資金撥付等情況都能全程透明。” 記者從欽州市紀委了解到,涉案者已被移送司法程序,目前法院已對20人作出判決,其中欽州市水利局原局長黃乃寬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欽州市水利局原副局長黃輝明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靈山縣水利局原局長方道強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浦北縣水利局原局長劉家芳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欽北區水利局原局長勞宏智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欽北區水利局原副局長陳紹貴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新華視點”記者王軍偉、熊紅明) 原標題:廣西欽州水利系統腐敗窩案調查:無權官員也能收錢 |
相關閱讀:
- [ 05-20]廈門同安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圖)
- [ 05-20]前置紀律“關口”才能堵住腐敗“缺口”
- [ 05-20]剔除國企“親緣腐敗”毒瘤
- [ 05-20]向群眾身邊腐敗問題亮劍 莆田專項查處工作啟動
- [ 05-20]漳平通報5起腐敗問題和“四風”典型案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