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岡田克也(左)向安倍(右二)發問。
中新網5月21日電 5月20日,日本各黨黨首圍繞不久前提交國會、引發極大爭議的新安保法案展開全面的朝野激辯。辯論中,安倍遭遇大量批評之聲。盡管安倍內閣一直打著“和平安全法制”的旗號不斷為安保法辯護,但法案明確提及解禁集體自衛權和擴大自衛隊活動范圍,所謂“和平”外衣下,隱藏的仍是“黷武”本質。從此次辯論中,也可見端倪。
安倍辯解遭批駁
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民主黨黨首岡田克也、維新黨黨首松野賴久及共產黨黨首志位和夫展開辯論,為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派遣自衛隊赴海外等行為辯論。
安倍就行使集體自衛權指出,行使武力“并非以登上別國領土、進行戰斗活動為目的”,自衛隊也不會和外國軍隊一起參加大規模空襲等活動。盡管日后日本政府可能會進一步討論修改憲法,但安倍聲言:和平主義、主權在民、基本人權這三個基本原則“絕不會改變”。
安倍的說法并未令各黨信服,反而引發大量批評。日本共產黨黨首志位和夫圍繞戰后70周年、如何面對過去那場戰爭等歷史態度問題,向安倍發起攻勢,并敦促其“端正歷史態度”;民主黨黨首岡田克也則指出,戰后70年間日本一直處在一種相對和平的狀態,其中離不開各方的努力。安保法案通過后,自衛隊被卷入風險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他要求安倍對和平憲法在這些年間起到的作用進行評論。維新黨黨首松野賴久則提出,新安保法案不必非要拘泥于在本屆國會上成立,并要求相關部門對此繼續進行審議。
針對岡田提出的論斷,安倍稱:“將會派遣自衛隊在能確保安全的地方進行相關后方支援”。針對松野的看法,安倍則回應稱,“這是立法機構的職責”。
本月15日、日本政府向國會眾院提交新安保法案的當日,安倍就和在野黨在眾院全體會議上就是否應擴大自衛隊海外活動范圍展開過論戰。在野黨抨擊該法案是“戰爭法案”,維新黨議員柿澤未途還形容,新《日美防衛合作指針》根本是向美國承諾“會將自衛隊送到戰場”。
就執政黨將10項法律修正案匯總為《和平安全法制完善法案》的做法,在野黨也認為不夠慎重、是“對國會的藐視”;而對執政黨為在本屆國會通過上述法案、不惜延長會期一事,在野黨也擺出要求徹底審議的架勢。雙方就法案審議日程啟動拉鋸戰,例行國會也變為聚焦安保的“安保國會”。
假“和平”真“黷武”
其實,安倍意圖修改日本安保政策引發的種種爭議,說來已早有淵源。上臺以來,從《特定秘密保護法》到關于集體自衛權的解釋修憲,安倍一意孤行、大開歷史倒車的行徑層出不窮,此次力推的新安保法案也帶有其鮮明的個人“標簽”。有分析稱,安倍推進解禁集體自衛權,根本目的就是掃除對外行使武力的障礙。
為此,安倍面臨最大的障礙就是和平憲法和維護憲法的主流民意。于是,安倍便在立法程序上動手腳,先以修改憲法解釋的手段解禁集體自衛權,再通過修訂日美防衛合作指針造成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既成事實,然后才歸結至法律修正。而安保法的修正,又對憲法中有關行使武力和自衛權的規定形成“倒逼”。
盡管日本政府此次提交的兩個法案名稱中都有“和平”二字,但正如日本民眾在首相官邸前抗議時打出的“這不是和平法案,是殺人的戰爭法案”、“首相,你不要侮辱我們的智慧”等標語口號一樣,無論取了多好聽的名字,新安保法案的本質都與其號稱的“和平”相悖。
此外,該法案還剝奪了日本國會向海外出動自衛隊的立法權力、將其劃歸給行使行政權的內閣來決定,此舉被指明顯違反了和平憲法第九條的相關規定,即不保有軍隊、放棄以國權為基礎的對外交戰權。日本輿論也指出,安倍重走軍事大國道路的做法,對內踐踏了憲法體制和議會民主制,對外則是在走窮兵黷武的戰前老路。
日本各黨在本月17日的NHK節目中進行論戰時,就有政界人士擔憂地指出:“歷代的自民黨政府都宣稱憲法規定不得行使集體自衛權。解禁集體自衛權是對憲法的破壞”。日本律師聯合會會長村越進也指出,新安保法案“從根本上顛覆了日本和平國家的國體”。
而對安倍日前宣稱“新安保法案一旦成立、自衛隊海外派遣將基于日本的“自主判斷”決定,否認會因“追隨美國”而卷入“美國戰爭”的論調,日本前防衛省高官柳澤協二指出,“本次法案的最大要點是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毫無限制地支援美軍”,強調安倍所說的“自主判斷”難以實現。
主流民意難違背
日本朝日新聞社日前組織的一項民調顯示,六成日本民眾認為“沒必要”在本次國會通過11部安保法案,更有68%的日本人表示,無法信服安倍稱日本“絕對不可能”卷入美國戰爭的說法。其中,在“你是否贊成可使集體自衛權得以實施的法案”問題中,反對者也是遠超贊成者。
日本輿論也多持批評態度:《朝日新聞》評論稱,相關法案假借“和平”之名,實則逾越了憲法所訂立的和平主義精神;共同社也認為,新安保法制已從根本上改變了戰后一貫堅持“專守防衛”的基本方針。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近日也指出,在迎來戰后70周年之際,日本有必要進一步反省歷史。他強調,安倍的修憲企圖是“十分危險”的做法,應該積極評價日本一直堅持的和平路線。他并強調,正是依靠了和平憲法,日本戰后才避免了各種各樣的戰爭危險。
日本知名憲法學者組成的“國民安保法制懇”批評說,不論是解禁集體自衛權、修訂日美防衛合作指針,還是制定“安保法案”,其內容和程序都與基于憲法的日本法制格格不入。安倍政權的這些不當做法,才是對日本的“存立”威脅。
此外,以西方人為主、超過450名的學者日前也簽署了一封公開信,敦促安倍正面面對日本的戰爭歷史。學者們還呼吁安倍“通過言行正視日本殖民統治和侵略歷史”,包括正視慰安婦問題。
韓國外交部近日表態稱,希望日本在討論防衛政策相關事宜時,堅持《和平憲法》的精神,朝著對地區和平與穩定作貢獻的方向透明地進行討論;中國外交部在安倍內閣通過新安保法后指出,由于歷史原因,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對于日本在安全領域的政策走向高度關注。中方希望日本能夠切實吸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慎重行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