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增長新動力——從五組數據辯證看新常態
2015-05-21 14:55:16??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三大戰略”加快:千億投資點亮絲路 數據三:從一季度數據看,長江經濟帶沿線11個地區依然保持較高經濟增速。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推進,天津一季度經濟增幅達到9.3%。 “由頂層設計轉向專項規劃與具體實施并進,一批交通、生態環保、產業以及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能源資源、裝備產能、經貿、人文交流等重大合作項目已經啟動實施。”李樸民指出,這些都將進一步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增強新的增長動力。 日前,《西安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規劃》發布,啟動了第一批60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點項目,總投資達到1155億元。京津冀協同發展各項工作進入集中攻堅、重點突破、全面落實的關鍵階段,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交通、生態環保、產業升級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長江經濟帶12個海關已全部啟動區域通關一體化。發改委表示,目前加快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正在使經濟帶“通”起來;推動產業有序轉移,正在使經濟帶“亮”起來;建設區域大市場,正在使經濟帶“活”起來。 “雙輪”驅動彰顯:服務業占GDP比重達51.6% 數據四:2015年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1.6%,較上年同期繼續提高1.8個百分點,服務業增速快于制造業(第一季度全國第二產業同比增長6.4%,第三產業同比增長7.9%)。北京、廣州服務業占比分別達到58.2%和66.6%。 從數據看,工業和服務業“雙輪驅動”經濟增長格局已經形成。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支撐經濟的“半壁江山”。具體來看,新興服務業成為發展新引擎,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郵政業持續快速增長。 同時,科技服務業發展較快。以廣東為例,一季度,高技術服務業增長7%,與之相關行業發展較快,其中研究和試驗發展營業收入43.6億元,增長18.6%;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營業收入17.1億元,增長34.9%。 從工業內部結構看,變化也在悄然發生。今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繼續同比下降,但高技術產業與新興行業增長較快,成為支撐工業生產增長的重要力量。4月份,在傳統行業需求不足、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體現轉型升級特征的產業增長較快,其中,高技術產業生產增長10.5%,快于規模以上工業4.6個百分點。在細分行業中,通信設備、電子器件、城市軌道交通設備、通用零部件、合成纖維、合成材料、化學藥品原料藥等制造行業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這都體現了結構調整正在加快推進。”張立群說。 互聯網+引領升級:網上零售額增41% 數據五:一季度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同比增長24.5%,越來越多的實體商貿流通企業紛紛“觸網”拓展營銷,一季度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1%。 受電子商務的帶動,老百姓網購日趨普遍,物流快遞飛速成長。“與互聯網相聯系的增長點,是下一步轉型的關鍵。”張立群表示。 國家發改委高新技術司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平臺性基礎性作用日益增強,機器人、3D打印等先進制造技術加快發展,綠色制造、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生產方式加快普及,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正逢其時。 由此可見,當前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積極因素和新動力正在積聚,創業創新活力迸發,經濟發展在多方面、多領域呈現的新亮點。專家指出,當前,既要看到下行壓力,又要看到部分增長指標回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一方面,要保持定力,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通過預調微調,穩定預期;另一方面要充分激活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
相關閱讀:
- [ 05-20]莆田“336”工程 給產業和園區發展帶來新動力
- [ 05-02]中央政治局會議解讀:擺脫老路徑 探尋新動力
- [ 04-22]借勢“互聯網+” 志高廣交會引爆增長新動力
- [ 04-16]念好“改革訣” 激活新動力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